弘揚新時代勞模精神——5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經濟日報北京5月1日訊(記者康瓊豔)國新辦近日舉行“新徵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圍繞“弘揚勞模精神 勇擔時代使命”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葉林偉是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德陽萬航模鍛有限責任公司8萬噸模鍛壓力機班組大班長。2012年,經過層層選拔,他成爲8萬噸模鍛壓力機的首批操作者,並完成壓力機操作界面的定版工作。2015年,他成功爲C919大型客機壓制起落架鍛件,助力我國大型客機關鍵產品的研製。“作爲新時代的產業工人,能夠服務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我感到無上光榮。”談到如何理解勞模精神,他表示,勞模精神就是不斷超越自我、創新突破,爲服務製造強國、裝備強國、科技強國建設,鍛造出具有國際水平的航空模鍛件。
“從事環衛工作15年,我看到新一代環衛人不斷繼承前輩的優良傳統,也看到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嚮往。”北京市東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時傳祥所三八女子班班長李萌說,“‘工作無貴賤,行業無尊卑,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環衛精神、勞模精神,就是我工作的動力和不斷追求的方向。”
湖北省五峰三農客運有限公司駕駛員鄧蘭舟常年行走在鄉村,義務幫沿途村民帶貨,一帶就是17年,成爲深山路上的“幸福速遞員”。“17年來,我付出的是平凡的點點滴滴,收穫的卻是鄉親們的信任與關愛。”在他看來,勞模精神就是能吃苦、能吃虧、能幹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最透、最精。
暖心服務傳遞着城市溫度。上海地鐵虹橋站是特大型三線換乘樞紐車站,承擔着鐵路、航空、長途客運等多種交通方式的混合客流。爲了讓乘客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上海地鐵虹橋站車站站長高煜開創了特色服務品牌“小煜流星輪”,推出子夜延時運營服務,還帶領團隊研究改善運營設施。高煜說:“腳踏實地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認真聆聽乘客的需求,傾聽最需要幫助的人民的呼聲,是我們一直以來做的事情。”
從廣袤瀚海到三江之源,從河湟谷地到崑崙之巔,在青海大地上,清潔低碳的“綠電”正沿着縱橫交織的電網奔涌不息,爲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支撐。這離不開成千上萬名高原電力人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運維檢修部變電運維管理專責吳嘉楠就是其中一員。吳嘉楠介紹,公司承擔着青海省65座超高壓變電站和200多條共16000多公里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任務。她說:“通過對變電站的巡視維護和檢修,我們確保將青海省內優質清潔的電能穩定輸送到千家萬戶。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爲清潔能源的高效輸送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