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多位工匠人才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如今,建築、冶煉等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也向從業者提出新的課題。化危爲機,求新求變,來自生產一線的山東聚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創新工作室主任王呈周、煙臺恆邦化工助劑有限公司黑藥車間生產班長魯新州、山東黃金冶煉有限公司質檢中心副主任單召勇等三位“全國勞動模範”,就是這樣勇於作答的解題人。
“碼坯是新型牆材生產線中的重要環節,人工碼坯勞動強度大、碼坯不均勻,影響成品質量和產量,所以,全自動碼坯機很受市場歡迎。”王呈周關注到這一需求後,自學了自動化專業相關課程,經過一次次升級改進和程序優化,成功研發了全自動碼坯機。“一臺碼坯機可代替12名工人,企業一年可節省人工費50多萬元。”王呈周說,通過這次發明創造,自己有了解決行業發展難題的信心。
全自動卸磚打包機能自動完成磚塊的卸垛、碼垛和打包等一整套操作,但因科技含量高、程序複雜,此前一直未能實現國產化。爲填補這一空白,在公司支持下,王呈周帶團隊開始攻關。“那時候,圖紙就畫了30000多張,摞起來有一米多高。”他回憶說,歷時近2年,自主研發的全國首臺全自動卸磚打包機試車成功。產品一問世,便很受市場認可,銷往16個省(區、市),並出口吉爾吉斯斯坦、蒙古、老撾等多個國家。
選礦藥劑是指在礦物分離過程中添加到礦漿中的一種化學品,通過化學反應實現礦物的分離,提高礦石品位。魯新州與選礦藥劑打了28年交道,他牽頭主持20多個選礦藥劑研發項目,取得10餘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選礦車間、精細化工車間、精煉車間、硫氨酯車間、黑藥車間,這些車間我都幹過。就是因爲長期在操作一線,所以我瞭解每一個環節,800多個相關參數都在我腦子裡。”魯新州說。
實驗室數據與實際生產情況難免有偏差,爲此,魯新州經常到偏遠礦區現場解決問題。爲調試新研發的高寒地區選銅高效藥劑,他在海拔4800多米的西藏玉龍銅礦克服高反,直接用手接觸礦漿,感覺磨礦細度、觀察精礦品位,將銅礦專用捕收劑HB-306回收率提升13%以上,提高了高海拔地區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在廣東礦山進行新藥劑現場試驗時,發生山體滑坡,他依舊堅守在山上的實驗室,研製出高效環保藥劑HB-A5,爲客戶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真正的黃金,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礦石裡。”而單召勇正是一位“點石成金”的匠人。圍繞金精礦多金屬高效綜合回收、選冶廢水綜合治理、氰渣無害化項目等重點課題,他帶頭開展技術攻關,研發出高效除氰核心工藝技術,採用綠色環保藥劑對氰化尾渣和廢水等進行脫毒淨化,氰化物去除率高達99%,解決了高濃度含氰廢液破氰技術難題,實現了關鍵技術領域多項突破,推動了黃金行業綠色發展。
氰化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黃金提煉方法之一,是通過氰化鈉溶液將金從礦石中浸出。然而,氰化鈉有劇毒,且氰化提金後產生的氰渣在自然界中難以分解,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爲破解這一難題,公司成立氰渣項目攻關組,單召勇負責研發氰渣無害化技術。
“無害化技術可借鑑資料極少。但這個難關,我們必須過,否則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鍊金。”單召勇說,爲找到創新突破點,他和團隊嘗試了10多種方案,進行了上百次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們成功研發出了新型破氰技術,該技術採用環保藥劑,無二次污染。這一技術迅速在集團內部推廣,被多家企業採納,獲得業界認可,創造了上億元的經濟和環保效益。(劉一穎 劉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