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醫平臺」上線 醫師公會全聯會7點擔憂、籲記錄不永久留存

近日醫師涉及性侵等性平事件頻傳,衛福部近日總算推出俗稱狼醫平臺的「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示意圖/ingimage

近日醫師涉及性侵等性平事件頻傳,在外界呼聲不斷、朝野緊盯下下,衛福部近日總算推出俗稱狼醫平臺的「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醫師公會全聯會今發佈七大意見反對,包含應該設有消滅時效機制,並且否則不宜輕率採取停業或撤照處分。

根據衛福部「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中,目前有6名醫師被列在其中。公開標準爲2023年性平三法修正迄今,衛福部已整理的公開資訊爲主,後續將依裁判書系統等公開資訊介接進度更新。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七點論述分別爲:

一、資訊專區設立標準應公開透明

衛福部應明確揭示設立專區的法源依據與判斷標準,並以正式公文通知各醫事團體。不僅能讓全民瞭解資訊揭露的依據與範圍,也能讓被公開的醫事人員明確知道自己爲何被列入專區。

二、應遵守法律保留與明確性原則

公開醫師相關資訊涉及醫師工作權、名譽權與個人資料保護,如未有明確法律授權,可能引發違憲疑慮。全聯會建議:首先,資訊公開不宜以「狼醫平臺」等簡略、易致標籤化的稱呼呈現,而應以精確的分類檢索方式,由使用者依主題搜尋,避免誤導。第二,平臺應設立消滅時效機制。重大案件可依一定期間後下架,較輕微者則應更短期內移除,而不宜永久保留,以兼顧公益性與當事人權益。

三、資訊揭露須符合法律比例原則與平等原則

目前設立資訊專區並非僅限於醫事人員,但能夠讓全民直接查詢的職業仍屬少數。事實上,各行各業都可能在特定情境下對民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帶來出乎意料的傷害。因此,若僅針對特定職業公開資訊,容易引發比例與平等上的疑慮。

全聯會建議,政府在規劃資訊揭露制度時,應以促進整體社會和諧爲前提,審慎檢視:那些職業類別確有必要揭露、揭露的範圍與層級應如何區分,以極如何確保揭露措施符合比例原則與平等原則,同時兼顧社會整體公平性與和諧。

四、落實性平三法,強化僱主與主管機關責任

迴歸《性別平等工作法》、《性別平等教育法》與《性騷擾防治法》性平三法規範,只要確實落實性平三法之規範,相關停職措施即可具備法源依據,不致成爲「與法無據」之作爲,也能兼顧受害人權益與當事人程序保障。

五、政府與地方機關應積極面對性平事件

除衛福部應積極推動外,各縣市的衛生局、社會局處、性平委員會,以及醫師懲戒委員會或其他醫事人員懲戒委員會,均應主動面對性平事件,並以積極態度快速處理各類案件。此舉不僅能及時迴應社會關切,讓民衆安心,也能展現政府捍衛性平的決心。

全聯會建議 加強性平教育與宣導,提升醫療機構與專業人員的敏感度與自律;健全通報機制,確保事件能被即時發現與處理; 統計資訊應定期公開。

六、已公開案件應重新檢討並建立補救機制

衛福部應審慎檢視是否均採取一致的判斷標準。倘若發現其中有案件並不符合被公開之條件,應立即檢討相關內容,並及時更正。若政府公開資訊已對當事人造成不當傷害,衛福部除應檢討制度缺失外,也應建立補救或補償機制,提出具體方法回覆當事人權益。

七、停業或撤照處分須依法進行,避免恣意擴張

醫師是否於調查中先行停業,或於一定調查程序後撤銷執照,確有其必要討論空間。全聯會認爲,除非已有重大且具體事證顯示其行爲具反覆性、並造成嚴重傷害,否則不宜輕率採取停業或撤照處分。此外,政府在處理時應依法,不得恣意擴大法律的適用範圍。

周慶明說,醫師的名譽是其一生執業的根本,若因調查或公開過程中的輕率作爲而遭受破壞,即等同剝奪其社會人格,後果之嚴重實難以承受。醫師公會全聯會強調,對於性騷擾及一切違法亂紀事件,採取零容忍立場,絕不寬貸,期盼政府與社會各界在面對相關事件時,應以慎重態度處理,務求毋枉毋縱,以免造成無法彌補之傷害。

「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近日上線。圖/截自網站https://ma.mohw.gov.tw/Acces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