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的假大聖,終於取到真佛經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千龍網)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今年是國產動漫電影大年,年初以來哪吒的熱血還未燃燒完,這個夏天浪浪山的四個小妖怪又擊中了人們的心。《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十天,票房就突破了6.45億,在《哪吒2》狂卷154億票房後,半年後還能再有一部動漫電影取得這樣的成績,着實令人驚訝。
但所有“意外”背後,都蘊含着必然。浪浪山的四個“歪瓜裂棗”,究竟擊中了人們心中的哪塊柔軟之處?
《浪浪山小妖怪》首先打動觀衆的,就是撲面而來的那種悠遠懷舊的中式美學氛圍。全片以國畫手法呈現人物和環境,不管是描繪癩蛤蟆還是黃鼠狼,用筆都很簡潔,但卻把動物的形象特徵和人物的神情充分表現了出來。山西這次又成了“最大贏家”,我一眼就看出“小雷音寺”其實是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因爲不久前剛去過。
文化基因就是這麼神奇,當你看到中式的山山水水、殿宇樓閣呈現在大屏幕之上時,內心忍不住就會悸動起來。於是在一種偏冷色調的畫風裡,我這個80後不禁想起了當年看《大鬧天宮》《九色鹿》的美好時光,這三十幾年來的人生況味被喚醒,情緒也被帶入到對小妖怪的共情中。
如果說《哪吒2》一定程度上是用恢弘的製作來震撼觀衆,那麼《浪浪山小妖怪》則因其對小人物生活處境的關照與撫慰而破圈。四個最普通的小妖依然有一顆想要長生不老的心,這代表着他們從浪浪山底層往上爬的夢想,於是他們先是想混在大妖的隊伍裡喝一口唐僧肉湯,失敗後他們決定搏一把大的,扮成唐僧取經團隊試圖率先成佛。
生活的幽默之處就在於此:假扮取經人後他們獲得了一位老和尚的重託,又因爲幫助村民降服老鼠精而被奉爲英雄,這一番經歷下來,激發了他們內心做英雄的崇高感,那一刻他們覺得自己就是承擔使命的取經人。
而當假唐僧遇到假如來時,一切又都恢復了本相。究竟是順從對長生的渴望,加入黃眉怪團隊?還是將心中剛剛萌發的良知養成爲浩然正氣?四個小妖怪經過一番掙扎,最終決定拼盡最後一口元氣,拯救被抓來的童男童女。他們不是哪吒那樣戰天鬥地的大英雄,他們只是連名字都留不下的無名之輩,但在爲良知而戰的那一刻,他們其實已經取到經、成了佛,被打回原形或許纔是得了“真如”。
這不是一部說教味的電影。它直面普通人的慾望和糾結,它直擊浪浪山裡的世故和無奈,但它也借小妖怪之口講出“我們不必都是英雄,但依然可以在自己的軌道上活出意義”。所謂英雄,不是人人都做哪吒,當認清自己是無名之輩後仍然能迸發出人性的光芒,這是更真實的英雄主義。
在電影裡,真正的唐僧師徒只存在於人們的道聽途說中,留下的只有模糊的影子,被小妖怪拯救的童男女供奉的不是齊天大聖,而是他們四個的塑像。大英雄是人們的集體寄託,是由許多無名之輩的光芒時刻共同映照出來的,在那些孩子心中,英雄就是小妖怪的樣子。
如果說這部動畫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孩子現在可能還看不懂,但總有一天他們會如醍醐灌頂般突然領悟——原來我是劇中人。這就是文化古國的積澱,一發掘就厚重;這就是民族智慧的力量,一思考就深邃。這個夏天,浪浪山的小妖怪光芒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