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短片爆款到暑期檔黑馬的《浪浪山小妖怪》

8月2日,國產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式上映。貓眼專業版與燈塔專業版同步確認;截至8月3日13:18,影片累計票房已突破1億元;上映首日,貓眼將其總票房預測從4.41億元上調至4.9億元。豆瓣開分8.6,評分人數超過3.8萬,成爲2025年暑期檔迄今口碑最高的國產動畫。

影片由上影集團主投主控,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美影)負責製作,上海電影通過控股子公司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股70%,中國電影與華夏電影聯合出品。

2023年11月,上海電影公告擬以不超過6654萬元現金收購上影集團、上美影所持上影元19%股權;交易完成後,上影元股權結構將變爲上海電影70%、上美影30%,上影集團不再直接持股。上影元自2022年10月成立後,獲得上影集團、上美影無償授權的60部經典動漫及影視IP著作財產權,被上海電影定義爲“新的業務增長引擎”。

公開信息顯示,影片爲二維動畫,共1800餘組鏡頭、2000餘張場景圖,製作團隊超600人。業內人士估算製作成本約6000萬元。按目前1億元票房及後續4.5—5億元預期,片方分賬約2億元;疊加衍生品、品牌授權及流媒體版權,生命週期收入有望突破3億元,投資回報率預計超過100%。

其實,早在7月30日點映階段,票房已破1300萬元;8月2日公映當天,貓眼實時票房5100萬元,次日再收5900萬元,上映兩天輕鬆破億。排片佔比與上座率連續兩日位居動畫第一,推動院線在首日後追加場次。

與傳統“映後開發”不同,影片立項即同步啓動衍生品規劃:

線下:SFC上影BOE-α超級影城“嘻遊日”主題店首日衍生品銷售700萬元;美羅城動漫主題影院單店銷售達週末同期4倍;300餘款周邊中,小豬妖毛絨公仔首批10萬件斷貨。

授權:與瑞幸、伊利、晨光文具、阿維塔等30餘家品牌達成跨界合作,覆蓋汽車、餐飲、潮玩、文具、便利店7大場景,授權衍生單品超400個。

自營:上影元旗下“上影元品”推出300款自營商品,與問童子聯名玩偶預售近萬件,客單價199—399元。

《浪浪山小妖怪》從暑期檔殺出重圍,也給了行業一些新的啓示:

1. 資產重估:60部老動畫首次以“資產包”形式進入上市公司體系,爲國有文化資產證券化提供樣本。

2. 閉環變現:內容+商品+場景同步開發,把電影上映變爲“IP節點事件”,而非單純票房競賽。

3. 受衆破圈:從B站3.4億播放的短片到親子、國風、職場共情的全年齡受衆,驗證“情緒價值”可轉化爲可持續的IP工業化燃料。

從一句“我想離開浪浪山”的彈幕刷屏,到1億元票房、8.6分口碑的暑期檔黑馬,《浪浪山小妖怪》不僅刷新了國產動畫的商業天花板,更展示了IP資本化的新路徑:低成本內容撬動高槓杆資源,體系化衍生品反哺票房,最終讓老IP在資本市場煥發生機。小豬妖是否翻過那座浪浪山尚未可知,但它已幫助上海電影翻過了業績增長的下一道山樑。

綜合自新浪財經、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