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出發比抵達更重要丨影評

館館

今年暑期檔國產片整體質量與口碑都讓人驚喜,其中《浪浪山小妖怪》輕鬆打破了九年前《大魚海棠》創下的5.73億國產二維動畫的電影票房紀錄,預測總票房有望衝向17億。

《浪浪山小妖怪》脫胎於2023年爆火過的《中國奇譚》系列其中一支短片《小妖怪的夏天》,畫風、故事背景、角色人設都一脈相承。

短片講述了浪浪山大王洞發生的故事。大王計劃抓捕唐僧師徒,小豬妖也被捲入其中。在準備過程中,小豬妖的鬃毛被上司用來刷鍋。爲了能在任務中有所表現,小豬妖嘗試用烏鴉的羽毛製作箭羽,並想辦法收集柴火。然而,他的努力並未得到認可,精心製作的箭羽被棄用,辛苦找來的柴火也不合要求。最後在埋伏唐僧師徒的行動中,小豬妖選擇了提醒對方危險。這一舉動被孫悟空察覺,他巧妙地將小豬妖打暈保護起來。最終大王洞被剿滅,而小豬妖因爲這份臨陣的善意得以倖存,並獲得了孫悟空贈予的三根保命毫毛,傳遞出善念終有回報的溫暖寓意。

電影延續了相似的創作脈絡。開篇我們看到小豬妖依然在大王洞勞作,這次他主動用自己的鬃毛將鍋刷得格外光亮。雖然初衷是想更好地完成任務,但這份努力並未得到期許的迴應。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反而因爲刷沒了祖傳標記,還讓他陷入了意想不到的保命危機。

而影片最大的改動在於,得知唐僧師徒即將到來,自己又陷入生死危機之後,原本短片小豬妖只是能想到捨身報信,以阻止齊天大聖落入陷阱;但是電影裡的小豬妖則更英勇,先是想自己去抓唐僧搶先長生不老,再在得知孫悟空法力超羣打不過之後,又萌生了一個更熱血的夢想——修行取經寧有種乎?既然唐僧師徒能取得,小妖怪爲什麼不能取?我們走出浪浪山,也能抵達西天修成正果。

於是,小妖怪的主線任務變成了模仿秀,他們也打算上西天、取真經。爲了更接近傳說中的取經四人形象,小妖怪們扮成了八戒、唐僧、沙僧和孫悟空來撐場面,而且還“拼團成功”,一路西行。“冒充”之路作爲承上啓下的第二幕,貢獻了不少喜劇效果。比如從未見過真正取經團的小妖怪們,起初連小孩子都能一眼看穿他們的身份造假,只能摸索着改進;爲了更像唐僧四師徒,他們放棄了過去最擅長的打劫偷竊,餓着肚子化緣討飯,還被村民當做妖孽追殺;話癆的黃鼠狼要演沙僧,就不得不“強行閉嘴”沉默寡言,反而社恐又膽小的猩猩得學習威震四方,大聲喊出“我是齊天大聖”;而當他們模仿得越來越像後,哪怕有和傳言不一樣的地方,人們也只會篤定是傳言有誤。

漸漸地,小妖怪們開始和真的取經團一樣接到民衆求助,哪怕他們法力低微,打不過禍害百姓的惡妖,也會拼上老命團結互助創造奇蹟,頂着一頭鼻青臉腫接受村民的感恩。在這樣言行合一的信念下,即便初衷只是冒充,小妖怪們也在不經意間開始了屬於自己的修行。

真正的劇情高潮是小妖怪們來到了取經路上的一大節點——小雷音寺,故事也由此揭開歡脫表象下的殘酷真相。和《西遊記》裡一樣,黃眉怪計劃僞裝成如來哄騙唐僧,不料卻先“接待”了小妖怪團。假如來對上假唐僧,雙方都露出了馬腳。對上這樣實力懸殊的大妖,小妖怪們原本被趕走即可,奈何下了山又遇到當他們是救世主的村民求助。在童男童女被抓走的同時,小妖怪們的真實身份也被小雷音寺的大妖們當衆揭露。

但是《浪浪山》的動人正是在於所有謊言都被戳破之後,小妖怪們依然願意捨己爲人,成就普通人的英雄主義。所謂的成長,不過是看清自己後,依舊能勇敢地做自己。四人組中,原本有人猶豫着要不要加入黃眉怪麾下,也有人想要放棄一切獨自回家,但當猩猩怪不願低頭,高喊着“我是齊天大聖”被推入刑場時,其他人馬上毅然決然地拋開所有顧慮,聯手拯救朋友和孩子們。本該屈從於現實的分崩離析,最終被友情與正義感彌合。

褪去偷來的名號,迴歸真實的自己,小妖怪們最後的抉擇纔是真正不受外界裹挾、不爲虛名、不圖利益,純粹出於本心的善意之舉。

《浪浪山》的劇本由淺入深,一路高走,尤其故事結尾越顯層次豐富,餘味悠長。它是殘酷的,小妖怪們拼盡全力維護正義,卻落得個修爲散盡的悲慘下場;但它又是溫柔的,小妖怪們崇拜效仿了一路的取經團,最後卻以剪影的形式堂堂正正登場。小妖怪們去不了西天,可誰說唯有西天才能取得真經?能在世人心中成爲“英雄”,被真心感恩,能恪守善良正義的自己,這些都比無字天書更加珍貴。所謂的取經之路,哪怕最終結果可能是竹籃打水,但路途上屬於自己的點滴成長,都是他人無可替代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