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主席辯論 學者看不下去…「兩岸論述老調重彈」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雖聚焦兩岸路線議題,但學者指出,六人仍多爲老調重彈,尤其黨內選舉不是與他黨競爭,對於綠營批判性的立場宣示,並無法滿足藍營支持者的期待。學者期許候選人們能以中華民國憲法、歷史裡的一中內涵去開創新論述,作爲和大陸接觸對話的底線。
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榮譽教授廖達琪指出,國共交流仍應持續進行,六位候選人在國共交流問題上,雖都主張兩岸要和平,卻缺乏立場與執行層面上的具體主張。
廖達琪表示,如何以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曆史裡的一中內涵(包括抗戰歷史詮釋)去開創新論述、作爲和大陸接觸對話的底線,纔是國民黨未來扮演兩岸溝通角色的重點。
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馬準威認爲,張亞中的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必須要在臺灣形成跨黨派共識,否則很難向北京要求以此爲兩岸終局解決方案,難度高。
馬準威說,鄭麗文說要和平交流對話、創造兩岸新的榮景,不要像民進黨「獨」害臺灣,以及郝龍斌的親美、和中、友日路線多缺乏新意;羅智強回顧過往馬執政時代的兩岸榮景,也缺乏未來性。
至於卓伯源、蔡志弘的論述偏向呼籲和想像,欠缺可操作的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