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起科技:暫緩AI芯片開發並轉向PCIe Switch產品 國內雲廠商AI資本開支提振互聯類芯片需求|直擊業績會
《科創板日報》5月21日訊(記者 郭輝) 瀾起科技今年一季度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最高,分別實現12.22億元、5.25億元。該公司總經理戴光輝在今日(5月21日)舉行的業績會上表示,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AI產業推動行業需求旺盛,DDR5滲透率持續提升,同時公司DDR5內存接口及模組配套芯片,以及三款高性能運力芯片出貨量顯著增長,且各產品線毛利率有所提升。
據瞭解,瀾起科技目前互連類芯片產品主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含MRCD/MDB芯片)、內存模組配套芯片、CKD芯片、PCIe Retimer芯片、MXC芯片等。
在2025年第一季度,瀾起科技互連類芯片產品線銷售收入爲11.39億元,同比增長63.92%,環比增長17.19%。其中,PCIe Retimer、MRCD/MDB及CKD合計銷售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155%。互連類芯片產品線毛利率爲64.50%,同比增加3.57個百分點,推動其整體毛利潤同比增長73.66%。
戴光輝透露,截至2025年4月22日,預計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的互連類芯片在手訂單金額合計已超過人民幣12.9億元。同時,該公司仍在陸續收到客戶的新訂單。“展望2025年全年,預計DDR5內存接口芯片需求及滲透率較2024年大幅提升,高性能運力芯片需求呈現良好成長態勢。”
此外,瀾起科技產品線還包括津逮CPU和混合安全內存模組。在今年一季度,津逮服務器平臺產品線的銷售收入爲0.80億元,同比增長107.38%。
值得關注的是,AI芯片也曾是瀾起科技重點投入佈局的產品之一。不過該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決定暫緩其投入長達至少5年之久的AI芯片研發項目。
據瞭解,人工智能芯片研發項目是瀾起科技IPO首發募投項目之一,預計投入規模爲5億元,截至2024年度財報披露的累計投入金額約爲1.2億元。
該公司表示,暫緩原因是綜合考慮全球宏觀環境及供應鏈安全等相關因素。瀾起科技在2024年第四季度暫緩用於數據中心的AI算力芯片研發的同時,將相關技術積累和研發資源轉移至PCIe Switch芯片的研發及產業化,將發展戰略重點聚焦於高速互連芯片。
關於AI芯片項目的具體開發進展及成果,以及倉促暫緩開發是否會造成資源投入的浪費?《科創板日報》記者針對以上疑問,在業績會規定時間內向瀾起科技高管發送問題,但截至發稿並未獲回覆。
瀾起科技董事長兼CEO楊崇和表示,公司未來五至十年的戰略目標是逐步成長爲國際領先的全互連芯片設計公司,重點聚焦於運力芯片領域,通過持續的研發創新,爲用戶提供豐富多樣、具有組合競爭力的高速互連芯片解決方案,助力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實現更高效與更穩定的數據互連。
將AI芯片研發資源轉向PCIe Switch芯片,後者市場空間如何?楊崇和表示,PCIe Switch作爲CXL PCIe互聯領域的重要芯片,擁有廣闊市場前景。“據客戶反饋,目前全球能夠規模供貨PCIe 5.0 Switch芯片的僅有一家公司,市場迫切需要其他的供應商。”
“公司基於對PCIe Retimer的研發和產業化經驗,PCIe Switch方面也具備技術和市場積累。”楊崇和稱,該公司以獨立研發傳輸數據爲64GT/S的SerDes IP及其他核心技術,是成功研發PCIe Switch芯片的關鍵。“PCIe Switch與PCIe Retimer的客戶羣高度重合,公司PCIe Retimer已經構建了良好的客戶基礎,並實現規模應用,將對PCIe Switch的發展形成助力。”
目前,瀾起科技PCIe Switch芯片仍處於研發進程當中,暫未形成市場銷售。
戴光輝表示,受益於AI產業趨勢推動,預計2025年PCIe Retimer芯片的市場需求將繼續提升。一臺配置8塊GPU的主流AI服務器通常需要8至16顆PCIe Retimer芯片。“今年國內相關雲廠商公開表示將增加在AI領域的資本開支,這對國內PCIe Retimer芯片的需求來說,會起到很大的提振作用。”
今年一季度,中國電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英特爾資本,員工持股平臺珠海融英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等指數型投資基金,均對瀾起科技發起減持。
其中,英特爾資本自2024年第二季度以來開啓清倉式減持,每個季度減持數量均超過千萬股。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英特爾資本對瀾起科技的持股數僅剩1779萬股,佔其總股本的比例爲1.55%。
瀾起科技今年2月向其董事會取得授權,擬與英特爾及其關聯公司簽署採購原材料、研發工具及服務等事項簽署相關協議,額度不超過1.0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