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須重修勘災政治學
(圖/本報系資料照)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傷亡慘重。賴總統災後第3天才至現場勘災,只見國軍暫時放下救災工作,因總統要逐一擊掌,還說這次他授權國軍破例進屋救災。顯見之前賴至臺南勘災引爆的國軍救災爭議是心中一道陰影,纔會在滿目瘡痍的現場與國軍「give me five」,畫面顯得格外突兀!
總統勘災是門高難度政治學,因全國媒體都會放大檢驗。例如前總統馬英九上任第2年爆發的八八風災,馬勘災面對災民講了一句「我這不是來了嗎?」被罵翻;前總統蔡英文搭雲豹裝甲車視察淹水,更被炮轟是大小姐勘災。賴清德這次花蓮勘災顯然沒有記取臺南勘災時失言「不能凡事都要靠國軍」的教訓。
不論是馬英九、蔡英文及賴清德所爆發的勘災爭議,核心問題都是欠缺同理心。以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爲例,賴到臺南西寮重災區勘災時,面對受災戶請求國軍幫忙清理家園竟說:「國軍主要任務是保護國家,不能所有事情都靠國軍」,就是沒有考量災民的急迫性,即使賴的說法不完全錯誤,災民聽來卻無比刺耳。
對災民來說,最需要的是物資與復原。當23日下午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淹沒光復鄉的家園時,災民最需要即時關懷,賴總統晚上還依原定計劃出席世界臺商總會臺南市之夜歡迎晚宴。
臺南晚宴消息一經曝光,總統府幕僚必定急於幫賴挽回關心災民形象,只是總統遲了3天才勘災,在時機上已慢了一大拍,加上臺南勘災陰影,面對滿是淤泥的災戶,賴這次竟說:「已授權國防部、戰區指揮官,在避免誤解狀況下,可幫助災民搬大型傢俱、清除淤泥,國軍也還可以增加人力。」
賴刻意說這番話,儼然在宣示其浩蕩皇恩,意即沒有他的指令,哪有國軍的大動員救災?對災民而言,賴清德與馬英九都來晚了、同樣沒有同理心。因此賴把國軍協助當作總統施恩,這種話語聽在災民耳裡,除了心酸、還是心酸,國軍救災本是天經地義,怎會成了總統的恩澤?
更誇張的是,賴到場聽簡報,竟主動伸手與國軍呼喊「give me five」、合影,一旁國軍長官跟着喊後面也要擊掌,整個場景好像選舉造勢而非災區現場。賴的本意是感謝、鼓舞國軍,但「give me five」擊掌通常用在歡樂場景,在泥濘災情現場,顯得不合時宜。
天災無法避免,但災難現場不宜成爲政治劇場。國軍第1天就已進駐救災,如果賴清德更早出現在災區,只要走過去拍拍救災國軍肩膀、握幾次手、說幾句慰勉的話,就可重建人民的信任;也就是把勘災政治拋在腦後,以現場需求爲首務,言行一致,纔是總統勘災應有態度!(作者爲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