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啓核電有解?賴總統拋2必須3原則

核三廠2號機17日晚間熄燈,臺灣正式邁向「零核電」時代,外界關切核電廠是否有重啓可能?總統賴清德520談話首度拋出「2必須3原則」。圖/本報資料照片

核三廠2號機17日晚間熄燈,臺灣正式邁向「零核電」時代,外界關切核電廠是否有重啓可能?總統賴清德520談話首度拋出「2必須3原則」。他說,核安會必須先訂定安全審查辦法,臺電也必須依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評估有無重啓的安全條件、期程與成本效益,政府會秉持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3原則,審慎因應。

核三廠2號機17日正式除役,而《核管法》13日三讀通過,賦予核電廠運轉時間將由現行40年延長至60年的法律依手據,究竟臺灣接下來將走向「非核家園」還是「核電重啓」,引發外界熱議。

對於媒體詢問,外界關切核電廠是否可能延役再重啓,賴清德在執政週年記者會表示,程序上有2個必須,而政府會秉持3個原則,負責任審慎以對。

賴清德指出,「第1個必須」是指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辦法」,第2個必須是臺電必須依照核安會訂定的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評估有無重啓的安全條件、期程與成本效益。

至於3個原則部分,賴清德表示,政府會基於核安無虞、核廢有解與社會共識,來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地緣政治威脅、以及國際經貿體系重組等多重劇烈挑戰 ,負責任地審慎以對。

媒體再追問,府院對新式核能都持開放態度,是否表示非核家園政策有調整空間?賴清德迴應,新式核能技術問題目前尚待研究,須視未來的情況再做決定。

日前卓揆迴應媒體也表示,依照新修訂《核管法》,核安會必須制定子法,相關部門有許多討論,但必須等程序完備後,才能討論要不要重啓、如何重啓,或是什麼時候進入安全檢查程序。卓榮泰說,時間難以估計,因牽涉設備更新的問題,是不是有足夠設備、能力來更換,還在未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