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必須重塑領導力
(圖/本報系資料照)
本週又再次收到投票通告,這回是「726大罷免」投票。政府耗資超過10億「去雜質」,不但說不清「抗中保臺」的實質內涵,右傾的國族政策更造成嚴重社會對立而紛擾不斷。
當執政黨在忙着罷免開票後的各種官宣版本的時刻,當全球發展兵馬倥傯之際,當地緣政治紛爭及戰火不斷,又逢新興產業快速開局布新的涌現,此刻臺灣社會卻爲「大罷免」而完全停止運作!當護國神山臺積電已經被美國川普政府設計掏空之際,永不休止政治鬥爭將永遠陷臺灣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在蔡賴連續9年主政下,臺灣社會正經歷一場體制性嚴重傾斜的困境。當企業家及新就任的國策顧問徐重仁,以主觀的態度支持大罷免,「選邊站」已經儼然成爲政治圈的主流意識形態。在大罷免期間,政府對民間興訟頻仍,但能源政策掏空了臺電,川普關稅貿易政策搞亂了中油的日常,而政府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面對中南部災民,但面對美國地緣政治及關稅威脅,政府卻毫無應對章法。社會毒品、詐騙案件充斥,但產業經濟及科技發展卻乏人問津,誠如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如是說:「政治政治,政之後就是治,執政之後最重要的就是治理,而不是一直在選舉」!
事實上,科技及產業發展纔是臺灣的「燃眉之急」,但除了繼續矽屍矽谷搞「臺版」南北大矽谷外,有誰還記得賴清德總統就職前所提出來的「五大信賴產業」(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及能源四大選項(氫能、生質能、潮汐能、地熱)!技術出走、人才外流、工廠成本轉嫁、利潤被美元換算後轉進海外股東帳戶,而臺灣人只能在財報看「漂亮的數字」,卻再也看不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未來。
外界以爲:亞利桑那州是臺積電「打入美國市場」的里程碑,實際上是美國政界與資本圈「合作做局」的成果。亞利桑那廠,其實是美國的晶片特洛伊木馬。臺積電60%暴利財報背後:美國精算過的「晶片轉移工程」,正悄悄掏空整個臺灣。臺積電賺的是一條條產線、拚一個個工程師的命,而NVIDIA賺的是整個AI市場的話語權、訂價權、與未來5年全世界的資金流向。
根據川普2.0 Tariff tracker,川普要求:晶片製造必須在美國,但如果美國對臺關稅果真落在32%上下,這是無與倫比沉痛的壓力,特別是在護國神山被迫掏空之際!30多年來,從李登輝到賴清德經歷了5任總統的更迭,但供應鏈單點碎片化小確幸創新也始終無法落實下一代護國神山產業推展。
畢竟,真正的競爭力,從不誕生於「碎片化的小確幸」,更非「排他性」的政治操作,而是孕育於現實生活的韌性生態之中。願政府以蒼生爲念,在大罷免投票後立即迴歸民生議題,創造下一產業的生息與契機!望爲政者三思!(作者爲國立陽明交大退休教授、科管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