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言論自由前提 國家須有主權

賴清德批評大陸挑戰國際秩序,強調身爲總統要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總統府提供/呂健豪新北傳真)

賴清德總統7日出席「鄭南榕殉道36週年追思紀念會」,首度針對總統府諮議、民進黨黨工涉入共諜案,指出中共收買執政黨黨工,連在野黨、各行各業也都是收買對象,抨擊中共接連發動多次軍事演習,公然挑戰國際秩序、侵蝕臺灣的民主,強調擁有言論自由的前提是國家必須擁有主權。

賴總統表示,臺灣對民主、自由、人權價值的堅持,已是世界的典範,更被列爲「完全民主」的國家,但臺灣的民主自由面對來自極權的挑戰,大陸發動的媒體戰、心理戰、法律戰以及強度日益增加的灰色地帶侵擾步步進逼,不僅侵蝕臺灣的民主,更影響整個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賴總統說,去年因共諜案起訴64人,爲2021年的4倍,這些人接受共產黨資助、配合中國行動,目的就是危害臺灣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連執政黨黨工都是收買對象,在野黨也一樣,各行各業都是中國收買的對象。

他抨擊大陸過去幾個禮拜接連發動多次軍事演習,動用大量海空兵力,威脅臺灣人要放棄對國家的熱愛、自由和民主,這些公然挑戰國際秩序和破壞現狀的行徑,引起國際社會譴責。

對於面對大陸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賴總統解釋,是爲了延續國家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因爲有主權纔有民主自由,而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更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

他說,建立自由需要多個世代犧牲奉獻,而要破壞只要一個世代的錯誤就可能造成,前總統蔡英文將鄭南榕殉道日訂爲「言論自由日」,就是希望促進臺灣民主再深化,繼續傳承鄭南榕及所有民主前輩的精神。

至於總統府諮議吳尚雨、民進黨民主學院前副主任邱世元及新北市議員李餘典特助黃取榮3人涉共諜案遭羈押禁見,民進黨嘉義縣黨部7日無異議開除吳尚雨黨籍,預計下週送民進黨中評會,中評會主委賴瑞隆說,會優先處理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