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520演講避談兩岸 陸學者:臺獨立場未實質轉變

針對總統賴清德520執政一週年演講,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認爲,演講避提兩岸問題只是爲緩和內外部壓力,但臺獨立場未實質轉變。(吳泓勳攝)

總統賴清德20日上午發表520就職一週年演講,除重申「賴17條」,並未提及兩岸情勢,僅在日媒提問臺海風險時,迴應包含持續強化國防、與大陸對等尊嚴交流等4重點。對此,大陸學者認爲,近期賴清德對大陸言論稍現緩和,是基於臺灣內部民調、輿論反彈以及中美關稅談判取得正面共識,但回答時仍顯示臺獨立場,並未出現實質性的轉變。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認爲,賴清德在520主文演講迴避提及兩岸問題,但本質上不是表達一個新的轉變態度,反而在日媒提問時,迴應的說法就又顯示出他的基本臺獨認知,包含聲稱臺灣與大陸要對等尊嚴交流,強調不管在法律、在歷史的過程中,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不是與中國平起平坐。

但近期賴清德在兩岸發言上明顯趨於緩和,包含宣稱「脫中入北」是教授說法,佈局全球當然包括大陸,並在接受「敏迪選讀」訪問時,提出大陸與臺灣如大公司與小公司的併購說。

對此,包承柯表示,回顧賴清德上臺一年來對兩岸關係始終是以對抗爲主軸,但最近臺灣多家民調中,已看得出臺灣民衆對他不買帳,不接受的傾向已形成,甚至有些數據出現不支持度達到56%,支持度下跌至36%的近20個百分點差異。

而在外部壓力上,包承柯指出,除了中美關稅談判取得正面共識外,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已4個月,但對臺灣問題還沒有一個明確說法,甚至在關稅談判順利後脫口而出「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以及川普決策核心圈中最友臺的白宮副國安顧問黃之瀚的離職等情形,這都讓賴清德心裡面很清楚,也會產生無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