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洛「撒旦的探戈」迴旋長句 刻畫沒有出口的困頓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由匈牙利作家卡勒斯納霍凱‧拉斯洛摘下桂冠。美聯社

諾貝爾文學獎新科得主卡勒斯納霍凱.拉斯洛在歐洲文壇已是大師級人物、連續幾年被認爲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但對臺灣讀者來說,認識拉斯洛是從他第一本小說「撒旦的探戈」改編的同名電影開始。

這部電影曾參加二○一一年的臺北金馬獎影展,超過七小時的電影長度,平均每個鏡頭超過兩分鐘,緩慢卻深刻的風格讓影迷驚豔。

引進「撒旦的探戈」的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周昭翡表示,當初是因爲拉斯洛拿到曼布克獎而決定引進。引進前先去找了電影的DVD來看,七個半小時的長度一般人不容易接受,但只要把心靜下來沉浸其中、就會覺得非常迷人。

同樣看過書和電影的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表示,書中分十二個章,每一章各有主題和出場角色的敘述。拉斯洛透過獨樹一幟的長句「讓讀者的閱讀速度不得不放緩下來」。迴旋的長句同時也製造一種「沒有出口」的末日氛圍。

然而,撇開一般小說少見的迴旋長句,廖志峰認爲,「撒旦的探戈」其實探討的是讀者熟悉的主題:無路可出的徬徨、逃不了的命運撥弄,而人們以爲的救世主,真面目竟然是騙子(撒旦)。小說隱喻了匈牙利社會主義的崩毀,而騙子(撒旦)則是羣衆意識的投射;即使是沒跟着騙子離開留下來的人,未來同樣困頓無解,只能等下個救世主或一場革命來解開僵局。

廖志峰認爲,該書以探戈舞步的反覆和迴旋敘述,把讀者也拉入這場既前進又後退的探戈,最後導向進退失據的結局。

拉斯洛的代表作「撒旦的探戈」2020年由聯合文學出版社引進。圖/聯合文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