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壩後河牀地勢變高!2村89戶不適合居住 徐臻蔚盼遷村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光復鄉太平村、大同村共89戶受創嚴重且鄰近河牀地勢擡高,已不適居住。(圖/記者王兆麟翻攝,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縣府9月30日晚召開第14次馬太鞍堰塞湖協調及處理工作會議,由縣長徐榛蔚主持,並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行政院顧問李孟諺、水利署署長林元鵬及相關部會共同出席討論。徐榛蔚指出,光復鄉太平村、大同村共89戶因地勢低窪受創嚴重,不僅住家難以修復,大規模社區與農田遭淹沒,鄰近河牀地勢擡高,爲確保居民長久安居,會議上特別向中央爭取設置中繼宅並研議遷村計劃。

徐榛蔚說明,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後,造成河牀地勢顯著提高,縱使溢流口已阻斷,仍潛藏水患風險,加上臺風正在形成,光復鄉佛祖街一帶極易再度受災。

徐榛蔚強調,馬太鞍溪屬經濟部水利署業管,堰塞湖則由林保署負責,涉及跨部會高度專業與整體國土規劃,需由國土署出面整合,制定長治久安的解決之道。政委季連成已承諾,將邀集國土署儘快研議並安排會勘,作爲後續安置規劃依據。

▲花蓮縣長徐榛蔚在會議上特別向中央爭取設置中繼宅並研議遷村計劃。

花蓮縣政府說明,清淤工作持續進行,截自目前已調度790車次清淤車輛進場,環保局與環境部協力推進,市區排水溝清理同步展開,三日內已完成70公尺溝渠,化糞池已恢復暢通。爲加快進度,協調每日百輛以上清淤車入場施工,並實施交通管制確保作業效率。

會議聚焦堰塞湖監測、馬太鞍溪疏浚及堤防工程、受災居民補助及後續重建,住宅補貼與修繕方案由內政部規劃後公佈細節。徐榛蔚重申,縣府心繫災民安全與生活,將全力與中央保持緊密聯繫,務求爭取最切實可行的中繼宅及遷村方案,讓受災居民早日重建家園,重拾安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