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賺50%!科技基金超額收益背後的“押注式”博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易妍君 廣州報道
科技創新驅動下的結構性市場行情,爲主動管理型權益基金提供了超額收益空間。
截至2月28日,萬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自年初以來分別上漲了4.22%、4.45%,而萬得靈活配置型基金指數年內的漲幅約爲2.50%。
其中,重倉人形機器人的主動權益基金成爲最大贏家。例如,今年1—2月,鵬華碳中和主題、永贏先進製造智選、平安先進製造主題的回報率達到50%以上。前海開源嘉鑫、中航趨勢領航、華富科技動能、長城久鑫、浦銀安盛高端裝備等基金的區間回報率也超過35%。
但部分績優基金的“押注式”投資策略引發了市場爭議。受訪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押注單一賽道有可能帶來短期的高收益,但也伴隨着較高的風險,市場或風格一旦出現波動,基金淨值可能會面臨大幅下跌的風險。
主題基金“賺錢”效應顯現
今年1—2月,DeepSeek指數、宇樹機器人指數、IDC(算力租賃)指數、雲計算指數分別上漲了58.10%、39.35%、33.21%、29.63%,領漲Wind熱門概念指數。
受益於板塊行情,一批重倉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的主動權益基金獲取了可觀的超額受益。
例如,據Wind統計,2025年1月1日—2月28日,回報率達到10%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有960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同期,萬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分別上漲了4.22%、4.45%。
其中,1—2月回報率在10%—20%區間的主動權益基金約有822只;1—2月回報率在20%—30%區間的主動權益基金約有101只;1—2月回報率超過30%的主動權益基金有37只。
單隻基金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鵬華碳中和主題、永贏先進製造智選、平安先進製造主題,前海開源嘉鑫、中航趨勢領航、華富科技動能、長城久鑫、浦銀安盛高端裝備1—2月的業績表現也較好,均達到35%以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上述1—2月“賺錢”效應較好的主動權益基金大體可分爲兩類。
一類是提前佈局科技成長賽道。部分基金在2024年三、四季度,或者更早之前,就已持有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個股。也就是說,這類基金把握住了相對完整的科技成長行情。
另一類是部分規模較小的主動權益基金,或採取了相對靈活的投資策略,在行情快速切換的市場中捕捉到了輪動機會。
例如,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除了鵬華碳中和主題(10.35億元)、永贏先進製造智選(17.62億元)、萬家行業優選(69.82億元)等少數基金,其他多數績優基金(1—2月回報率超30%)的資產規模不足1億元。
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是,上述基金持倉的行業比較集中,且倉位較高,這也使得它們的超額收益更加突出。雖然集中持倉能爲基金帶來高收益,但這類操作也被看作是“危險”行爲。
格上理財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王禕向記者指出,雖然押注單一賽道可能會帶來短期的高收益,但也伴隨着較高的風險,市場或風格一旦出現波動,基金淨值可能會面臨大幅下跌的風險。
此外,這類基金還可能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市場下跌時,基金可能難以快速調整倉位,從而影響基金的運作和業績。”王禕表示。
另有基金公司人士談道,回顧過去幾年,“押注式”投資有可能令主動權益基金的短中期業績表現更爲突出,但這種操作有很大的風險:可能會導致基金淨值劇烈波動,投資體驗並不好。並且,短期的博弈行爲也可能損害基金的中長期收益。
換言之,對於投資者而言,短期回報率高的科技主題基金並不一定是“最優解”,切忌盲目追高。
一位市場人士分析,科技行業未來會出現較大分化,真正能成長起來的公司相對會比較少,基於行業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對重倉科技板塊的基金經理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禕建議,投資者應首先應明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而選擇風險收益比與自身需求匹配的基金。在選擇科技主題基金時,需要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策略和持倉,是否符合投資者的偏好,評估基金業績與風險收益比,最後綜合評判。
基金髮行回暖
另一方面,科技成長行情也刺激了公募基金髮行市場。
據Wind統計,以基金成立日爲準,2025年1—2月,新成立公募基金的募集份額合計達到1490.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22.05億份增加了約62%。
可以看到,2025年1—2月,股票型基金爲公募發行市場帶來了重要增量。
具體而言,2025年1月,全市場新成立了59只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共計250.48億份;2025年2月,全市場新成立了33只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共計302.53億份。
而2024年1月、2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分別爲46.52億份、39.35億份。
記者進一步梳理髮現,在今年內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中,指數產品佔據了“C位”。
特別是今年2月,僅13只科創綜指ETF的首次募集規模就接近210億份。
此外,FOF的發行也有亮點。例如,今年內發行份額最多的基金爲FOF產品——富國盈和甄選3個月持有的發行份額達到60億份。
在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看來,今年公募基金髮行市場回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利好政策支撐,疊加宏觀經濟改善預期,增強了投資者信心;第二,科技股持續走強,權益基金收益表現出色,提升了權益基金的吸引力;第三,公募基金公司積極佈局市場,尤其是在細分領域和創新型產品方面投入更多資源,豐富了公募基金市場產品種類,帶動了投資者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發行的基金也以指數產品爲主,包括ETF、增強指數型基金等。同時,正在發行的股票指數基金覆蓋了計算機、科創板、人工智能、紅利、生物醫藥、機器人等投資方向。
在卜益力看來,隨着市場情緒的進一步修復和經濟基本面的改善,投資者信心將逐步增強,有望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公募基金市場,公募基金髮行熱潮有望延續。其中,權益類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將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寬基ETF等細分領域可能成爲新的增長點。
此外,“公募基金髮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因此還會出現一定的價格戰或產品創新以吸引投資者。”他補充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