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中國對美報復措施讓數十艘海岬型船立即中箭 期貨運價大漲

▲船舶仲介商估計有數十艘正航往中國的海岬型船都將受中國報復措施影響。(圖/裕民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國際船舶仲介商指出,中國對美國採取的海運報復措施,讓美國企業數十艘正航往中國的海岬型船立即「中箭」,將需付出高額的額外港口費。中國的報復措施比照美國,美國企業直接或間接持股25%及以上的營運船隻,就需要付額外港口費,期貨市場運價應聲大漲。

散裝船公司高階指出,像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估計其旗下美國公司租用營運的船隻,就會有從巴西或澳洲等地運往中國的鐵礦砂、煤炭等,在船隻抵達中國港口時需要付出額外費用。這項條款不是登記爲美國籍,或是美國建造的船隻才需要付費;反之,大陸中遠海運的船隻航行美國就須付費,因此纔會被估算一年要向美國繳約20億美元的額外港口費。

另外在美國股票上市的Eagie Bulk、Star Bulk等多家國際大型散裝船公司,估計也都設有美國公司,由於這次中國大陸的報復措施公佈四天後就要實施,與美國企業有關的船隻已經開出,根本來不及閃躲,估計有些船公司會先放慢船隻航行速度,甚至將船隻暫停在中國外海,等候事情是否有轉圜餘地。

中國對全球四大礦商營運的船隻有給豁免,包括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力拓、必和必拓與荷蘭邦吉。

今日下午臺灣時間5點20分國際期貨市場11月海岬型船日租上漲2396美元,達到27.875美元,單日漲幅高達9.4%,上漲金額較下午3點的1521美元高許多;巴拿馬型船在5點20分則是漲了1453美元,達到15,125美元,漲幅10.5%。船舶仲介商形容,期貨市場已經瘋狂與進多頭局面,現在不再是貿易而是地緣政治了,也擔心引發不少貿易糾紛。

業界估計中美的海運大戰,估計對非中、非美企業營的散裝船都是一大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