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海岬型船現貨運價單日加高4916美元、暴漲22% 非中美船隻大賺
▲裕民海岬型船最多,且多數在現貨市場,這一波運價飆漲估計受惠也最多。(圖/裕民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中美港口費大戰戰火猛烈,明(14)日雙方就要開始收取額外港口費,中美持股達25%的企業,一艘海岬型船要付出約3百萬美元港口費,遠超過海運運價,非中美船隻成爲搶手貨,今日晚間6:05收盤的海岬型船現貨市場日租單日上漲4916美元,收在28,132美元,暴漲22%,估計爲10餘年新高。
晚間八點過後即將公佈的波羅的海乾貨船綜合指數(BDI),估計海岬型船會貢獻約200點指數,中小型散裝船現貨市場運價也將大幅提高;上週五就出現高漲幅的期貨運價,今日下午三點左右海岬型日租加高逾3000美元,晚間十點半左右的收盤價備受矚目。
裕民航運(2606)高階指出,巴西運中國鐵礦砂,一趟約以100天計收船舶租金,以今天的日租計算,共約281萬美元,而額外港口費要繳付300萬美元,確實高過運費。至於額外港口費誰負,如果是自有船就自己付、租用船就租船人付,但也可能要貨主付,就看合約條款,估計自己承擔運輸責任的礦商,很可能會把原要賣到中國的礦石,先改賣到日本、韓國或臺灣。
慧洋海運(2637)高階認爲,現在最忙的應該是律師,因爲誰都不想付這筆高額費用,即將到港船隻可能等在外海觀望,但等候也是要花錢的,這筆等候費恐怕也要律師去談。
在市場搶租非中美船隻情況下,會讓市場上能週轉的船隻變少,由於川習會是在月底,能否就港口費問題相互讓步還很難說,散裝船運輸都是數月前就開始洽租船舶,業界估計眼前的高運價會讓明年首季淡季行情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