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8-12月估美國進口櫃量少17.5% 透過大減班今日漲價成功

▲多數船公司今日美國線漲價成功。(圖/紐澤西港務局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超大型攬貨公司與大型攬貨公司指出,8月份雖然估亞洲運往美國整體貨櫃量估約少15%,但在船公司大幅減班情況下,今日美國線每大箱(40呎櫃)運價調升750-800美元計劃多數漲價成功,目前美西線多數收2300美元,美東收3300美元,但因馬士基只漲了美東線,運價能不能撐過一週有待觀察。

攬貨業指出,馬士基本週美西線線上運價仍維持在1600美元,美東線有實漲到3300美元,另有盟外船收1800美元運價,也有盟內船收長約與現貨一比一的配比價2100美元。不過由於海洋聯盟的中遠海運與東方海外,估計因爲美國10月14日起將對中國建造商船收取港口費,已展開船舶重新配置,9月第一週美西線的航班都取消,在東南亞各港航班都滿載情況下,有機會讓這次漲價撐得較久。

航運諮詢公司John McCown的分析認爲,今年以來雖然美國前十大港口的貨櫃進口量年增3.2%,但這種增長是暫時的,因爲美國的關稅阻礙了全球短期的貿易流動,在今年剩餘的5個月(8-12月),估計貨量少17.5%。

McCown在月度更新中寫道:7月是一個暫時的緩解,是在8月初額外關稅生效之前提前裝載貨物的結果。在6月和5月分別下降8.3%和6.6%之後,7月出現了小幅反彈。

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計,2025年的總進口量將年減5.6%。考慮到2025年前7個月的銷量實際上增長了3.6%,這一預測轉化爲2025年剩餘5個月的櫃量將下降17.5%,有些月份的降幅將超過17.5%。

該報告強調了貨櫃船運60年曆史中這種下降的不同尋常之處。McCown寫道:「對於一個幾十年來一直高於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有形指標,通常是GDP的兩倍、三倍甚至更多,美國入境貨櫃量實際下降的不尋常性質怎麼強調都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