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專家警告:美國今年剩餘時間貨運進口量將下降17.5%
財聯社8月29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其貨運量增長率的變動歷來是GDP增長率變動的數倍。然而,據航運業內人士警告,美國的貨運量正在出現持續下降,其可能標誌着全球貿易模式的空前轉變。
美國航運分析師John McCown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25年7月美國入境集裝箱數量同比增長3.2%,在6月下降8.3%和5月下降6.6%之後出現了小幅反彈,但這主要是因爲企業在8月初額外關稅生效之前提前進口了商品。
他表示,美國零售聯合會預測今年美國集裝箱全年總進口量將下降5.6%,在這一預測下,鑑於美國今年截至7月的進口量已經增長了3.6%,接下來的5個月中,美國的進口量將大幅下降17.5%。
他還進一步強調,未來的進口量下降將更加嚴重,預計進口規模將持續呈現負趨勢,且有的月份的降幅將超過17.5%。
完全在於關稅
McCown表示,2025年的下滑將完全歸因於關稅,不幸的是,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種下滑會是短暫的。目前來看,至少在本屆政府任期內,高額關稅將一直存在。
而美國入境集裝箱數據低迷可能代表着美國海上貿易模式的結構性轉變,不同於此前金融危機及新冠疫情時的短暫下滑,從而產生更持久的決策影響。
當前的運費漲跌趨勢也爲這一轉變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如德魯裡全球集裝箱運費指數已經連續11周下跌。
德魯裡在報告中指出,運費的波動性和變化時機將取決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未來的關稅政策,而這具有不確定性。
McCown還給出了集裝箱規模變化與宏觀經濟影響之間的關聯思考。
他表示,美國入境集裝箱量下降得越多,商業和經濟增長受到的影響就越大,但通脹也會越小。反之,若美國入境集裝箱量下降得越少,通脹則會越嚴重,但商業和經濟增長受到的影響也會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