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零售聯合會估下半年櫃量至少減兩成 德魯裡估恐需全面縮減船隊

▲全美零售聯合會則估今年下半年美國貨櫃進口量至少年減20%。(圖/紐澤西港務局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對於美國關稅政策與對大陸製造船舶抵制措施,知名航運諮詢機構德魯裡(Drewry)預測,今年全球貨櫃港口運輸量將下降1%,全美零售聯合會則估今年下半年美國貨櫃進口量至少年減20%。德魯裡擔憂船公司光空班還不夠,恐需全面縮減船隊,但因美國對陸制船收取額外港口費措施,會讓船東不願拆解非陸制船,進一步扭曲市場。

德魯裡預計,航運業將在運力過剩與需求萎縮的雙重壓力下尋求生存。中國在美國消費品、工業產品和傢俱等領域的進口中佔據主導地位,如今部分產能的轉移可能帶動美國自其他國家的進口增長,預計增幅可達15%。

經濟學家們警告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將增加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而美國作爲全球最大經濟體,一旦衰退,影響可能迅速蔓延至全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週早些時候也警告,川普對全球主要貿易伙伴徵收高關稅,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德國赫伯羅德航運指出,由於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客戶已取消了30%的中美航線貨運訂單。全美零售聯合會(NRF)則預計,2025年下半年美國貨櫃進口量至少年減20%,衆多主要企業暫停對中國的採購。

洛杉磯港估算,下週運量年減率將超過35%。來自中國的貨運量約佔洛杉磯港處理量的45%,預計原訂5月抵達洛杉磯港的船隻,約25%會被取消。而該港是美國最繁忙的貨櫃港,而美國超過六成進口貨物是採貨櫃運輸。

在需求萎縮之際,全球航運市場又正面臨嚴重的運力過剩問題,德魯裡指出,目前船公司採取增加「空班航次」(Blanked Sailings)的做法,僅能作爲短期權宜之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德魯裡貨櫃研究資深經理Simon Heaney表示:「貿易戰極大地增加了航運公司的風險,當前航運業的主旋律是『損失控制』。」

Simon指出,爲了抵消美國市場下滑的影響,船公司需要加大對新興市場航線的投資,並儘可能削減運營成本。但從長期來看,單純依賴空班航次遠遠不夠,航運公司需要更全面地縮減船隊規模。德魯裡預計,未來航運公司將在運力管理上採取更激進措施,包括加快船舶閒置和拆解的步伐,推遲新船交付甚至取消部分新造船訂單。

不過,Simon也警告,美國即將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建造船舶徵收額外稅費的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扭曲市場。由於非中國建造船舶的價值將上升,船東會更不願拆解韓國或日本建造的船隻,這將延緩市場供需再平衡的進程。

德魯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初,船齡超過20年的集裝箱船總運力約爲350萬箱(20呎櫃),但其中僅有約6%爲中國建造。如果非陸制船拆解遭到限制,可供淘汰的船隻數量將大大減少。

Simon補充說,這一波動也將影響到新造船和租船市場,中國建造的船舶未來在市場上將變得「不那麼受歡迎」,而韓國造船的溢價上漲又可能整體抑制市場對新造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