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線運價已跌破2000美元、月減67% 德魯裡估下週續跌
▲近月美東線運價跌幅比美西線小很多,跌幅約43%。(圖/取自紐澤西港務局官網)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大型攬貨業者指出,本週美西線每大箱(40呎櫃)運價已經跌破2000美元,目前現貨市場運價在1900-2050美元之間,與6月1日的6000美元相較剩三方之一價,下跌67%,美東線則是自6月1日的7000美元跌至目前的3700-4100美元;昨(3)晚英國德魯裡(Drewry)公佈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下跌5.7%,且估計因運力過剩和需求疲軟,下週運價將繼續下降。
大型攬貨公司高階指出,美國關稅政策打亂市場正常出貨秩序,去年第四季開始美國進口商搶運貨載,即使5月14日起川普給了中國大陸90天關稅寬限期,讓多數中國進口商品的合併關稅,從145%暫時調降至30%,但是並沒有讓船運市場因而出現爆量現象,加上不少回到美國線的船隻與加班船,6月1日漲價計劃僅實施兩天運價就回跌,且跌速驚人。
現在看今年第三季美國線傳統旺季已經確定不旺了,接下來就看船公司如何縮減航班,調控艙位,讓運價回穩甚或調升。
歐洲線運價則是從上半年的低檔往上攀,在5月初,每大箱運價曾經低到僅有1600美元,近一個月運價震盪走高,不過市場價差頗大,每大箱運價在2800-3600美元之間。
香港大型攬貨公司高階分析,歐洲線用的多數是2萬箱以上的超大型貨櫃船,因爲歐洲港口有擁塞問題,船期不穩定,這一週如果回到亞洲裝貨的船多,運價就會下修,船少運價就回升。
德魯裡昨晚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一週從上海到洛杉磯的運價下跌15%,至每大箱3180美元,與八週前(5月8日)相比,現貨運價仍大幅上漲了17%;從上海到紐約的現貨運價下跌了11%,至每大箱5070美元,與八週前相較則上漲了39%。
從上海到熱那亞的運價下降了9%,至每大箱 3751美元,而從上海到鹿特丹的運費上漲了 8%,至每大箱3468美元。
Drewry預計今年下半年供需平衡將再次減弱,導致即期運價下降,並指出費率變化的波動性和時間將取決於特朗普未來的關稅以及與美國對中國船舶實施處罰相關的運力變化,這些都是不確定的。
根據過去經驗,德魯裡每週四公佈的WCI,運費稅水平多數是高於上海航運交易所每週五公佈的貨櫃運價指數SCFI,估計是調查時間和計算方式不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