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早上10點到校讓學生睡飽覺 先解決2件事再說

爲解決國、高生長期睡眠不足問題,有網友發起提案,要求延後到校時間到早上10時,引發熱烈迴響。(本報資料照片)

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把國、高中學生的上課時間延後至上午10點,下課時間仍維持下午4點,希望藉此改善學生長期睡眠不足的問題,同時提升學習效率,這個提案不到一週就獲得9975人附議,迴響熱烈,但學生睡眠不足的問題,原因衆多,恐非延後上課時間就能解決。

睡眠不足確實會對青少年健康造成危害,包括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下降,以及增加焦慮、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導致成年後罹患高血壓、肥胖等慢性病,青少年長期睡眠不足的確是需要重視的健康議題。

但造成國、高中生睡不夠,不僅是上學時間,目前國中生上到校時間從早上7時30到50分都有,高中生最晚則是8時10分,如果以下午4點放學計算,學生在校時間僅8小時,從下午4時到隔天上課,青少年足足有16小時在校外,那爲何還睡眠不足。

真實的情況是,歷經多年教改、課綱修正,學生的升學壓力不減反增,私立中學4點下課後又會課後輔導到晚上9時,念公立國、高中的學生,下課後則轉戰補習班,繼續上課、考試,晚上9點回到家,再寫家庭作業或爲了明天的考試做準備,讀書到深夜11、12點是常態,甚至拚到凌晨1時,若凌晨才能上牀,隔天8點前到校,當然體力不支。

至於不拚升學的學生,下課後也不會閒着,重度使用3C用品,不論是上網看短影音,還是打電動,通宵不睡大有人在,這些國、高中睡不夠的學生,上了大學少了到校時間限制,依舊還是睡眠不足,因爲生活習慣沒改。

國、高中生延後上學時間,對學生族羣看似利多,但實際上對補充睡眠幾無助益,因爲升學壓力不減,讀書總時數不會改變,不拚升學的學子,也不會因此減少掛網的時間,長期睡眠不足確實危害青少年身心,但危害學子身心的又何止是睡眠不夠,又何止是延後上學時間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