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睡飽別再犯!早上習慣性動作反而讓你更昏沉

▲頻繁「打瞌睡、醒來」的循環,會干擾原本已經不足的睡眠品質。(圖/取自photoAC,下同)

記者楊智雯/綜合報導

昨晚又失眠?早上醒來腦袋昏沉、眼皮沈重,直覺可能就是先灌杯咖啡撐一下,不過,專家提醒,一夜睡不好後最常犯的錯誤,正是「按下貪睡鍵」,聽起來好像多睡幾分鐘能補充體力,但事實上,每一次多睡一下又再度醒來的過程,反而會打亂身體的清晨節律,讓你變得更昏沉,根據外媒《NewYork Post》報導,睡眠健康專家指出,頻繁「打瞌睡、醒來」的循環,會干擾原本已經不足的睡眠品質,導致醒來時更加昏沉不適,與其再賴牀,不如直接起牀、讓身體重新啓動,才能讓疲勞感不惡化。

由於一夜沒睡好,醒來時感覺很疲倦,許多人一睜眼就想喝咖啡提神,但其實睡眠不足時,體內更容易脫水,反而會讓人更疲憊、精神混亂,專家建議起牀第一件事是喝一大杯水,幫助補充夜間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讓頭腦和身體同步甦醒,再開始一天。

趕快去曬太陽:除了補水,陽光能喚醒身體,起牀後儘快到戶外活動10至15分鐘,能幫助抑制睡眠激素「褪黑激素」、促進血清素分泌,有助於穩定情緒與提升警覺性,專家強調:「自然光有助於調整晝夜節律,對改善當晚的睡眠品質也有幫助。」

咖啡可以喝,但「這個時間點」才喝最剛好:雖然很多人急着靠咖啡清醒,但建議起牀90分鐘後再喝,讓體內自然分泌的皮質醇(喚醒激素)先行發揮作用。若搭配早餐一起飲用,還能減緩焦慮、平衡血糖,下午3點後則應避免攝取咖啡因,以免干擾晚上的入睡。

輕度活動OK,高強度運動NG:沒睡好的一天,也別放棄活動,散步、輕瑜伽或伸展等低強度運動有助提升精力與情緒。不過,專家提醒不要進行激烈運動,因爲此時身體處於壓力下,過度訓練可能讓你更疲倦、增加身體負荷。

洗個冷水澡:若仍感到遲鈍,不妨試試冷水沖澡,不必整場冷水淋浴,只要在結束時衝幾秒冷水,即可喚醒神經系統、提振精神。

早餐吃優質蛋白質:早餐建議選擇高蛋白食物如雞蛋、優格等,避免攝取過多糖分造成血糖震盪,蛋白質有助於多巴胺的產生,防止血糖驟降和食慾旺盛,並能讓人保持飽腹感,對於愛吃零食的人,選擇肉乾、堅果當點心,會比含糖零食更有飽足感。

2點前午睡:若精神不濟,下午2點前小睡20分鐘是一個好選擇,但專家提醒,一旦睡太久或睡太晚,都可能干擾晚上的正常睡眠,甚至導致惡性循環。

同樣的時間就寢:雖然當天晚上可能會覺得很想早點補眠,但專家建議不要太早上牀,最好還是維持平常的就寢時間與睡前儀式,像是閱讀、冥想、調暗燈光等,避免因手機藍光影響入睡。讓身體漸進式進入睡眠狀態,比強迫「早睡」來得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