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交屋了!預售屋「僅賣3成」他憂建商自管 專家曝注意3件事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鄺鬱庭攝)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有買房族發文求助,自己購買的預售屋即將交屋,但整棟僅售出不到3成,暫時無法成立管委會,擔心後續管理問題,詢問「這時期是建商自己管嗎?有什麼要注意的?」對此,信義房屋專家建議,購屋族在這段期間應特別留意三件事,以免後續糾紛。
該名網友在「買房知識家」表示,他買的預售屋將交屋,可是卻賣不到3成,暫時不會成立管委會,「請教這種情況是建商自己管理嗎?有什麼要注意的?」
貼文引發衆多網友討論,不少人分享經驗指出,這種情況相當常見,「建商會自行代管或委託物業公司」,但仍提醒「別以爲代管期就能隨便使用公設」。
有網友迴應說,「建設公司會請物業處理,只要拿到權狀就好了。」也有人補充,「我們社區當時也賣不到一半,建商請物業代管,管理費不會全算在已交屋戶身上,後續等住戶達一定比例纔會成立管委會。」另一位則指出,「代管期還是要申請裝潢、繳押金,不然弄壞公設會被求償。」
不過,也有人提醒這段「空窗期」要特別注意安全與維護,「建商代管沒管委會,趕快裝潢,沒人管比較方便」、「我們代管期沒什麼人入住,地下機車位隨你停」,也有住戶笑說「只要建商不是準備落跑的那種,大建商通常都會維持得很好」。
網友也提到相關法規,「依規定建商要協助成立管委會,至少半年內要啓動程序,還需提撥一筆基金給社區。」
對此,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受訪時表示,預售屋交屋後若入住率太低,確實可能暫時由建商代爲管理,這屬於「代管期」的正常現象。他提醒,購屋族在這段期間應特別留意三件事,一是確認建商委託的物業公司是否合法登記;二是瞭解管理費計算方式與繳交對象;三是裝潢、入住都應依程序申請,以免產生後續糾紛。
曾敬德也補充,若建案長期銷售不佳,代管期過久,公共設施維護可能鬆散,建議住戶可主動聯繫鄰戶、提早籌組籌備會,提前爲管委會成立做準備,「這樣不僅保障自身權益,也能確保社區品質不被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