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爆失業潮!學者評「已盡力談判」 出口、民間投資仍受重挫

臺灣對等關稅爲20%,比日韓的15%還要高,但談判具體內容尚未公開,無法確定是否擴大投資美國,甚至開放農產品或汽車市場。(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對等關稅爲20%,比日韓的15%還要高,但談判具體內容尚未公開,無法確定是否擴大投資美國,甚至開放農產品或汽車市場。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爲,臺灣下降12%比日韓還多,但20%的關稅仍會造成衝擊,未來出口及民間投資受到重創,下半年無薪假與失業率的比率會顯著上升。

壹蘋新聞網報導,吳大任認爲,跟4月初公佈的關稅相比,臺灣能夠下降12%,比日本的9%與南韓的10%還要多一些,顯示談判團隊已經盡力取得最好的結果,但20%關稅仍會使出口及民間投資重創,若央行引導新臺幣貶值,可緩解衝擊。

事實上,吳大任先前就曾強調,臺灣追求15%有難度,因爲從川普的談判策略來看,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就要讓步一些東西,但臺灣經濟體小、人口僅2300萬人,遠不及歐盟、日本等市場,要付出的代價實在難以想像,我國恐怕承擔不起。

成本轉嫁能力降低的出口廠商面臨巨大沖擊,工具機、機械業是海嘯第一排,若失業率上升,民間消費會受到影響,內需產業同樣躲不過沖擊,且除了對等關稅之外,半導體的232調查結果即將出爐,是否針對臺灣主力產業電子零組件與半導體課徵高額關稅,同樣是觀察重點。

總統賴清德則強調,臺美雙方尚未完成總結會議,20%關稅爲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同時政府也將針對後續供應鏈合作,以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