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徵大陸104%關稅 臺海更危險
(圖/新華網)
本來關稅戰與臺海安全是兩個不同領域的課題,但川普把關稅當武器後就連在一起了。去年10月,川普還是總統候選人時有記者提問,如何勸說習近平不要封鎖臺灣?川普的回答是:我將課你150%至200%的稅,現在川普對中國大陸的關稅已課到104%。不久前解放軍東部戰區「海峽雷霆-2025A」軍演的宣傳海報是用「懾封」(威懾與封鎖)的警語。所以問題是,解放軍如果真的封鎖臺灣,川普怎麼辦?
「圍臺軍演」轉爲「封鎖臺灣」的機率其實很高。川普政府的國安團隊都是對華鷹派,他們修正了之前拜登政府在軍事戰略的軟弱。拜登政府強調要「建立護欄」,避免與中國發生直接的武裝衝突,因而將駐沖繩的陸戰隊主力轉移到關島,並維持「戰略模糊」策略。
川普政府的軍事戰略,則是以國防部次長柯伯吉的「拒止戰略」(The Strategy of Denial)爲藍本,主張「戰略清晰」,明確表態支持臺灣,以遏制中國大陸的武力擴張。
但柯伯吉不認爲中共動武會採取封鎖。他認爲解放軍的最佳戰略是速戰速決,快速征服臺灣,以造成既成事實。因此主張臺灣要強化防衛韌性,固守以待美軍介入。我國防部要舉行城鎮韌性演習,即呼應這個戰略。
但從中國大陸觀點,這是讓中國陷入類似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困境的陷阱。隨着烏克蘭戰爭即將結束,愈來愈多的美國戰前安排曝光。許多做法與話術都和臺灣類似。例如幫忙訓練軍隊並儲存大量武器彈藥,要求擴大徵兵,以及鼓吹打自己的「生存戰爭」。因此中共很容易將賴政府的國安17條、境外敵對勢力論述、遣返陸配等行動,都視爲美國的背後操弄。所以「圍臺軍演」既警告賴政府,也警告美國。
這讓原本對臺海防衛有利的美國因素,反而變得不利。臺灣如果越過紅線,解放軍不能手軟,否則就是「縱容臺獨」。但動武不是攻佔臺灣,而是要「懲罰臺獨」,只要讓臺灣人有感,股匯市大跌即可。「兩岸融合發展」政策仍可維持不變。最合理的選項,就是隔離封鎖,時間不用長,3或5天即可,結束即撤軍。
所以,請問川普總統,對中關稅已課到104%,如果不動武,還有什麼籌碼來應對解放軍封鎖臺灣?但要動武,以解放軍在臺海的主場優勢,川普會讓美軍冒險嗎?
川普觀點和他的鷹派官員不一致,他想和中國談個大交易,是否把臺灣當籌碼的疑慮一直未解,現在更對臺灣徵收32%關稅,重傷臺灣人民對美國的信任。美中關稅戰其實讓臺海變得更危險,賴政府「拒中」的兩岸政策,風險已經升高。(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