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案京華城土地查扣爭議大 法官向北市府調資料...1個月內裁定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衍生京華廣場土地查扣爭議,臺北地院今開調查庭,檢方主張違法容積也有價值,應予查扣,鼎越表示已申請變更設計,查扣會變「爛尾樓」;法官表示,將向市政府、鼎越開發函調資料,1個月內作裁定。

事實上,法院是否查扣土地與京華城案未來如何判決沒收有關,法官一度裁定扣押土地,不過,鼎越三度抗告獲發回更裁,法律爭議不小;法院今年4月曾開庭調查,今天則第二次開庭審問檢、辯意見,法官表示,「聲扣」案號要即時處理,1個月內會作出裁定。

鼎越公司訴訟代理人表示,今年4月已向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申請樓地板變更,從840%容積率下修爲728%,副市長李四川原聲稱3個月有結論,但迄未有回覆,鼎越變更設計絕非檢察官控訴在玩「兩面手法」。

訴訟代理人說,都發局命補正近40項細部計劃,負責建案的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也接獲文化部來函,稱現址附近有臺北機廠恐有文化資產保存法爭議,要求鼎越說明,鼎越沒有想到問題會如此複雜,不過,土地是合法取得,不能扣押。

鼎越公司訴訟代理人表示,20%容獎並非無償取得,未來也不一定能完全取得「沒有興建就沒有取得」,新光銀行說已造成融資契約違約、要求清償借款,土地扣押恐影響京華城改建案的執行,讓京華廣場變成「爛尾樓」。

檢察官表示,今天才收到鼎越的陳報狀,狀子還來不及細讀,雖然鼎越申請變更設計,如果將來撤回是否問題又回到原點?檢方說,違法容積是存在的,且容積還可移轉變爲有價。

檢方表示,鼎越本來說要達成綠建築等目標,現在又說不一定達成,鼎越應該在申請細部變更成真後,纔有權主張已減少容積率。

京華城改建「京華廣場」現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