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 陸彎道、換道雙軌突圍

中美競爭從貿易、關稅戰延伸到科技戰,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分析師鍾富國23日表示,大陸面對美國與盟友多元技術封鎖,採「彎道」與「換道」雙軌突圍。(新華社)

中美競爭從貿易、關稅戰延伸到科技戰,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分析師鍾富國23日表示,大陸面對美國與盟友多元技術封鎖,採「彎道」與「換道」雙軌突圍,先聚焦成熟製程,即先求生存再求獲利,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作法,預估2年內即2027年前,大陸很可能取代臺灣,成爲最大成熟製程半導體制造國。

鍾富國23日在中經院主辦「地緣政治下的科技佈局與治理研討會」中指出,大陸藉由成熟製程的產能優勢,轉爲戰略槓桿,即與主導的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平臺,透過聯合開發、擴展應用端、降低對美依賴,還能創造地緣價值;鍾富國認爲,美國擅長創新、以頂尖治天下,大陸採便宜治百病形式,兩國透過彼此優勢、相互抵制。

鍾富國舉例,DeepSeek今年初橫空出世,就是迴避劣勢、強化軟硬整合,打造出自己獨特的優勢,既符合實用,又降低對美方的依賴。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研討會致詞時表示,中美未來十年的關係,都將處於競爭態勢,臺灣不要覺得是被玩弄的棋子,相反地,在地緣政治競爭中,可以扮演關鍵的角色。

連賢明指出,川普2.0上任後,最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製造業迴流美國、讓美國再次偉大;尤其大陸在電動車、無人機領域已展現實力,美國爲維持科技優勢,持續對大陸祭出封鎖、限制等措施。

臺灣思考科技政策時,連賢明認爲,必須納入地緣政治思維,雖然我國產業規模不算大,但掌握製造業技術,他認爲,我們倒向哪邊,哪邊獲勝機率就變大。

大陸人工智慧(AI)領域快速發展已成爲全球不容忽視的焦點,羣益金鼎證券23日指出,這股強勁動能推升上海A股指數飆升至10年新高,內外資金加速涌入陸港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