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媽祖進香的啟發
媽祖信仰幾乎是各國宗教信仰中,人類與大自然生態系共生共存關係最緊密的一種信仰。郭瓊瑩/攝影
郭瓊瑩
許多媒體只是現場跟拍、實境報導,不過現場氛圍依然相當震撼。另有些媒體花時間作事前、事中與事後之報導,訊息收集、剪輯分析,也用心把這三百多年來在臺發展的歷程,作了客觀有據的分析。
當然,「信仰」的確關乎個人感知、無形的連結與能量之轉化,很難以偏概全。而在一些深度訪談中,尤其是對基層信衆、接近儀式行進者與轎班人員之訪問,有一些出自親身長年的感知經驗,其所道出的故事着實令人震驚、瞬間頓悟且豁然開朗。
許多被選爲轎班人員者,似乎有其特殊之傳承習俗(規範/紀律)依據,很多人是在孩童或少年時期即被「選中」並培訓,有的任職已超過四十年,還有多人已超過九十歲「退休」了。這些成員幾乎都是基層的鄉下小孩、少年、青年,普遍未受過高等教育。一位有近四十年服務歷史的轎班人員說:「我就是個海邊長大的囝仔(孩子),有一年莫名地被拉進去接受扛轎的訓練,任職迄今。」
扛轎與百年不熄火之香爐,是天人合一的信任感與神奇力量之責任傳承。郭瓊瑩/攝影
他反駁有些市井媒體說「這一切都是人爲安排的」,包括路徑方向、停駕、駐駕地點。他說:「轎班人員一組四人,必須充分合作、同步配套,有默契而同時又需各司其職、合力共工達成任務;即便是依那股無形力量感應而行,但這四人中擔任主控的第一先鋒者,必須培養出一種能量,簡單的說就是『定、掌、移、轉』。接受感應後,必須定位、定向、定性掌控全局並均衡力量,且依周遭環境快速反應移動,並因應情勢即時轉向。」
當我聽到僅有小學學歷的資深轎班人員,平心順口道出這四個字時,瞬間醍醐灌頂,他說的不正是一個領導者掌舵,應有的全觀思維與能量嗎?就這麼自然!而這似乎是自小到大課本上未教的。與今日全球知名諾貝爾獎得主、企業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及策略家的理論與銘言對照,相形之下更是渾然天成,且精準簡扼地詮釋了當代深奧的科學治理藝術。
同樣的情境,若連結到今日由美國總統川普捲起全球關稅、政經國防等談判的千堆雪,這位轎班長者儼然早已通透領導控局的「智慧」奧義了。以小觀大、由小拓大,再回到現實中的臺灣;在全球光速變幻、處於高度不確定性的動態局勢中,「定、掌、移、轉」難道不正是總統及決策者們亟需有的省思、覺悟與智慧嗎?
(作者爲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