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坑人不眨眼的動態定價機制

最近臨時安排一趟出國行程,上網訂購機票時,發現票價並未調高,內心竊喜不已。記得去年出訪前購票,運氣就沒那麼好,同樣的航程,票價竟調高爲兩倍價,直讓荷包大大失血。

動態定價是一種動態提高或降低價格的商業策略,在航空業和旅宿業已是家常便飯。飯店業往往在連續假期或大型活動等投宿需求增高時,大幅調高房價,以謀得更大收益。儘管不盡合乎情理,但如果調價過程合法,那些有需求的房客淪爲冤大頭也莫可奈何。

業者根據可供產品數量、客戶需求及競爭對手定價等市場因素,藉由人工計算或人工智慧等自動技術來動態決定當下最有利定價。另一方面,消費者雖對浮動價格已司空見慣,但在決定出手購買時仍難免忐忑不安,心情總是浮動不已。

自古以來,動態定價本就是普遍存在的商業策略,如「一時洛陽紙貴」、「啤酒Happy Hours」、「咖啡早鳥優惠」、「麪包晚鳥特價」等。拜電腦愈來愈聰明及數位標價愈來愈普及之賜,如今的動態定價,在某些商業場域已到分秒價變的地步,令業者和消費者都得隨時關注價格變化的趨勢。

去年八月,英國神團「綠洲合唱團」(Oasis)宣佈合體迴歸,並將在二○二五年展開英國巡迴演唱。神團解體十五年後再度復出,令粉絲雀躍不已。然而,當門票開始銷售時,無數粉絲的興奮盼望,瞬間轉化爲沮喪失望。爲什麼會這樣呢?

門票開賣當日,許多歌迷在售票平臺的數位等待室耗費多時,結果發現票價竟隨着時間不斷飛漲,一時之間卻無法順利購票,其着急程度可想而知。到最後,許多粉絲終究沒能買到門票,而比較幸運的粉絲雖然購票成功,但大幸中的不幸是門票竟然暴漲數倍。官方售票平臺形同扮演街頭黃牛角色,直接哄擡票價坑殺粉絲。

畢竟這是神團久別重逢的演出,門票需求量相當龐大,遠遠超過門票總數量。因此,無論使用動態定價與否,許多落空粉絲最終都將感到失望。樂團依市場機制增加收入,而售票平臺也樂於抽取更高額佣金,無辜粉絲只好爲愛偶熱情付出更大代價。

去年五月,《哈佛商業評論》有篇文章指出,只要遵循三大原則,動態定價不一定會趕跑顧客。第一,公開解釋漲跌理由。這就如同中油每週油價變動乃基於一套公式,故民衆對油價的漲跌較能欣然接受。第二,協助顧客熟悉優惠方案的遊戲規則。如果顧客知道優惠時段或入會折扣等福利,就較能坦然接受價格差異。第三,當價格上漲時,強調其將帶給顧客的附加好處。如同任何價格上漲一般,業者應提供顧客專注於價值,而非價格的理由。

臺語俗諺「一日三市」,而今已是「一日萬市」。面對動態定價帶來的浮動價格,乃至於浮動心情,期盼大家都能從容找到安心出手的最佳時機。

(作者爲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