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再迎重磅政策:七部門聯合發文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成 廣州報道

5月14日,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七部門聯合發佈《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簡稱“《政策舉措》”)。

《政策舉措》重點圍繞創業投資、貨幣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支持科技創新,加強財政政策引導,健全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態等七個方面內容,凝練了15項科技金融政策舉措,着力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政策舉措》是對上述會議精神的進一步貫徹和部署,將進一步明確銀行、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和創業投資等科技金融服務主體在構建科技金融體制中的角色與定位。

創投是支持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和規範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此次七部門聯合發佈的《政策舉措》再次明確,發揮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作用,並圍繞創業投資“募投管退”的關鍵環節提出優化支持。

其中,在募資端,《政策舉措》提出要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揮其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此前的3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首度對外披露了這一設想。

據介紹,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業內人士普遍期待,這一基金的設立爲創投行業注入大量流動性,進一步激發創投市場活力。

此外,《政策舉措》還提出多項舉措,支持“銀行系”“保險系”資金加速進入一級市場,包括支持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範圍擴大到18個城市所在省份,支持保險資金參與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支持創業投資機構、產業投資機構發債融資,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等。

在國資成爲創投市場絕對出資主力的背景下,如何優化國資基金的考覈與容錯,備受業內矚目。《政策舉措》提出,健全符合創業投資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國有資本出資、考覈、容錯和退出的政策機制,對國資創業投資機構按照整個基金生命週期進行考覈。引導國有資本成爲支持創業投資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帶動地方國有資本和其他行業國有資本參照執行。

在退出端,《政策舉措》提出,健全創業投資退出渠道。具體舉措包括:評估北京、上海、廣東等區域性股權市場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試點成效,進一步優化份額轉讓業務流程和定價機制;開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允許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非交易過戶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分配;鼓勵發展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

健全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

除了強調發揮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生力軍作用外,《政策舉措》進一步明確了銀行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在構建科技金融體制中的具體角色。

其中,在發揮貨幣信貸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方面,《政策舉措》提出,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鼓勵銀行探索長週期科技創新貸款績效考覈方案、推動政策性銀行支持科技發展等。

《政策舉措》還要求,發揮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關鍵樞紐作用,優先支持取得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研究制定提升區域性股權市場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能力的政策文件、建立債券市場“科技板”等。

在發揮科技保險支持創新的減震器和穩定器作用方面,《政策舉措》提出,制定科技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探索以共保體方式開展重點領域科技保險風險保障、開展重大技術攻關風險分散機制試點、鼓勵險資參與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等。

《政策舉措》還提出,加強財政政策對科技金融的引導和支持,用好用足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財政工具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持續實施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落實好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相關稅收政策等。

此外,《政策舉措》還強調加強對科技金融工作統籌,具體舉措包括,央地聯動推進全國科技金融工作,推動區域科技金融創新實踐、開展科技金融政策先行先試、推廣創新積分制、區域科技金融實施成效評價等。打造科技金融開放創新生態,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推動科技金融開放合作、拓寬科技型企業跨境融資渠道等。

《政策舉措》表示,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將做好組織實施,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和宣傳解讀,共同推動上述各項措施落實落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