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塊回調,是機會還是避險?多家券商緊急研判後市

財聯社3月3日訊(記者 王晨)近期,A股及港股市場經歷顯著波動,科技板塊調整尤爲明顯,引發投資者廣泛關注。

多家券商策略團隊針對本輪市場回調的原因、後市走勢及配置策略展開深度分析。綜合來看,外部風險擾動、內部交易結構過熱、科技板塊擁擠度過高、交易型資金主導行情是主要因素。

展望後市,券商普遍認爲,短期來看市場仍將受政策預期與外部擾動雙重影響,科技股調整與風格輪動並存。投資者需緊盯兩會政策落地細節,優先佈局受益於穩增長髮力的順週期板塊,同時等待科技股企穩信號。

中長期維度,科技成長板塊仍是市場主線,算力基礎設施、國產替代及垂直應用場景仍是佈局重點。資產配置上,券商建議把握科技主線多元佈局,在政策催化與AI產業盈利驗證中動態平衡風險,在波動中挖掘結構性機會,靜待新一輪行情啓動。

多因素交織引發市場回調

長城證券、中銀證券、華泰證券等多家機構指出,海外市場波動是此次調整的重要誘因。

長城證券策略研究指出,海外負面因素對市場風險偏好形成壓制。特朗普近期頻繁表態,計劃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徵10%關稅,並對歐盟加徵25%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升溫。華安證券稱,美股科技板塊大幅調整(納指單週最大跌幅達7.54%),進一步觸發A股春季行情終結。華泰證券稱,市場擔憂美國AI資本開支增速放緩,疊加亞特蘭大聯儲模型顯示美國一季度經濟或萎縮,海外衰退交易情緒蔓延,加劇了科技股的回撤。

內部交易結構過熱,科技板塊擁擠度過高是另一大原因。中金公司強調,科技板塊交易擁擠度已至階段性高位。以電子、計算機爲代表的科技行業成交佔比顯著攀升,部分短線資金獲利了結意願增強。中信建投陳果進一步指出,市場過度集中於科技板塊,資金高度涌入與DeepSeek、人形機器人等相關主線板塊。交銀國際分析稱,港股科技股前期上漲主要由南向資金推動及短線被動資金,但長線主動資金流入尚不明顯,市場韌性較弱。

中金公司認爲,本輪行情主要由交易型資金驅動,情緒透支後調整不可避免。中金公司研究顯示,年初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港股2783.7億港元,爲去年同期5倍以上,但買入集中度極高(僅阿里巴巴便佔淨買入規模的1/3)。與此同時,海外主動資金持續流出,全球主動基金對中資股配置比例從去年12月底的6.1%降至一月底度5.7%,顯示長線資金尚未入場。長城證券提到,中國科技板塊成交佔比已升至階段性高位,積累了一定回調壓力,部分交易型資金選擇退場。

短期震盪整固,中長期科技主線不改

多家券商認爲,兩會政策將主導短期市場情緒。交銀國際稱,兩會臨近,增量政策有望成爲新催化劑;同時AI科技主線交易擁擠度已相對較高,AI交易熱情短期內蓋過海外風險計價,需注意調整壓力。中銀證券分析,進入3月市場進入“兩會”窗口期,政策預期成爲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影響因素。

多數券商判斷,短期內市場將處於震盪態勢。國盛證券分析稱,短期維度下,科技股行情交易風險有所加大,可減倉進行規避,再次參與需等待支撐位等重要點位企穩後的右側機會。華金證券策略分析師認爲,以AI+爲代表的部分前期表現極爲活躍的新股次新標的活躍週期已進入後半段,資金博弈熱度未完全退潮,但板塊對不利衝擊的敏感度顯著提升。中銀證券分析,科技波動無需悲觀,蓄力後仍有向上動力。短期內,政策預期兌現和海外風險因素疊加,市場波動可能增加,但科技成長板塊有望在波動後繼續上行。

銀河證券、長城證券均強調,中長期來看以AI爲代表的科技板塊仍是投資主線。長城證券認爲,AI產業鏈價值重估仍未結束,伴隨應用落地,算力用量增長空間巨大。交銀國際指出,雖然當前AI科技主線交易擁擠,但從長遠看,技術持續進步、AI應用向產業縱深推進等因素,將吸引長線資金流入。中銀證券也相信,科技股在“兩會”後、財報季有望迎來新一輪行情,算力需求驗證將成爲主要催化劑。

中信建投陳果認爲,科技成長板塊仍是主線,中期來看,需求回穩與供給收縮帶來的盈利改善與資金流入等中期環境更沒有改變,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也仍將持續,產業趨勢共識下,科技成長板塊仍爲主線,從全球比較與選擇的角度來看,中國資產信心重估的中期趨勢預計也將延續。中金公司提示,後續需關注AI產業盈利兌現能力及宏觀經濟和總量政策的情況。

把握科技主線多元佈局

科技核心資產依然是配置的關鍵。長城證券認爲中國AI核心資產重估機會值得重視,儘管當前交易擁擠度較高,但擁擠度消化後,低位應用端可能存在機會。華泰證券建議維持啞鈴配置思路,配置在DeepSeek發佈催化下盈利預期上修的港股互聯網與科技硬件標的,以及受益於AI產業發展的港股創新藥等行業。國盛證券則聚焦國產替代邏輯,關注圍繞DeepSeek、宇樹機器人的新催化發酵方向,如AI軟硬件應用、人形機器人等,還有國產算力方向以及疊加政策的科技行情擴散領域,如低空經濟、衛星互聯網等“新質生產力”。

兩會將至,關注政策受益板塊是重要方向。長城證券建議重點關注政策窗口期邊際增量政策利好的內需相關行業,如大消費、房地產鏈以及順週期產業鏈。華安證券推薦關注具有強季節性效應的基建優勢品種,如工程諮詢服務、環保設備等,以及有政策催化的醫藥、汽車、家電領域。銀河證券則強調,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與消費相關支持措施備受關注,相關板塊有望迎來行情。

還有多家券商建議投資者重視紅利資產配置。交銀國際提出,投資者在把握科技成長主線的基礎上,可適度均衡配置紅利資產,以平衡投資組合風險。中金公司也認爲,短期如果不整體降倉位,可以選擇部分平衡至前期跑輸的分紅類資產。銀河證券特別指出,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較大,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備吸引力,尤其是積極進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