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紮根 蘇州打造人才聚集重鎮

像衆多中國大陸城市一樣,蘇州近日啓動「十五五」規畫公衆建言工作,其中人才創新創業是重要議題之一。作爲經濟大省江蘇的骨幹支撐之一,蘇州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打造人才聚集重鎮。

新華社報導,走進蘇州街頭的一間茶室或咖啡廳,你的鄰座很可能是一位青年創客;「科學家日」、「國際精英創業周」、「頂尖人才計劃」等活動,頻頻成爲這座城市的頭條新聞;以高樓地標和古典園林爲背景的引才廣告,在商廈街巷、地鐵公交隨處可見。

這座被稱作「東方威尼斯」的江南水城,還連續多年獲評「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這座有着2500年曆史的水鄉之城,自古惜才愛才。自隋朝至清朝,蘇州曾涌現了51位狀元,數量居全國之首。今天,在超過1200萬的常住人口中,蘇州各類人才總量達407萬,這意味着每3個蘇州人中就有1個是科學家、工程師或者其他類人才。

重視科創,是蘇州能夠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依託雄厚的製造業根基,蘇州在生物醫藥、奈米技術、半導體、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形成了高密度創新集羣。目前,有2100多家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在蘇州紮根。有研究報告顯示,蘇州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發投入居中國大陸地級市之首。

2024年,蘇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人民幣2.57兆元,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43萬家,位居大陸城市前列。

專注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的蘇州中日興通訊是這些科技型企業中的一員。公司總經理中山龍太郎是30多歲的日籍華人,2018年到蘇州經營企業。他說,蘇州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金融支持、服務保障,讓他願意留在這裡。

2024年,中國大陸全社會研發經費爲3.6兆元,比2015年增長了2.2兆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位居全球第12位。諸多大科學裝置集羣般崛起。大陸已不僅是全球製造工廠、全球企業市場,更日益成爲「世界研發實驗室」,吸引着愈來愈多科研人才紛至沓來。

蘇州是大陸這一深刻轉變縮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上海—蘇州」科技集羣連續位列全球第五。

蘇州的吸引力不僅限於經濟和科技。今年6月,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美籍華裔科學家黑國慶被聘爲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講席教授。生於北京、旅居美國多年的他,把歸國後的第一站選在蘇州,看中的正是這座城市的慢節奏。他說,這裡讓他「有回家的感覺」。

蘇州的開放與包容體現在街坊鄰里之間。蘇州工業園區是江蘇省外籍人士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這裡的「老外」超過1.2萬名,來自130個國家和地區。當地在外籍人士聚集的街道正逐步探索出社區服務國際化的新路徑。比如,這裡的指示牌都有多語種標識,社區活動會製作中英雙語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