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高地

楊維立

2月25日,據北京經開區管委會消息,經開區迭代升級“人才十條”2.0+政策,面向青年人制定專項政策,研究推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應屆大學生住宿保障實施細則(試行)》,打造“求職7日免費住宿—實習3月免費短租—就業3年優惠長租”階梯式安居體系,這在全市範圍內尚屬首次。(2月26日《北京青年報》)

北京經開區聚焦青年人才“住有所居、住有優居”需求,捨得拿出真金白銀,在青年人才安居體系化建設方面作出積極探索,讓來自海內外的應屆大學生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使他們真切感受到城市的溫暖,這是打造引才“強磁場”、塑造人才優勢的力舉,是尊重和善待青年人才的生動縮影,也是北京紮實推進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北京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理念,加強青年人才培養引進,不斷優化見效好、能管用的創新創業和就業政策舉措,持續推進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涵養高質量發展動能。2024年底,北京市人社、教育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採取14項“硬核”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進一步增強青年人才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如今,從經濟建設主戰場,到文化發展大舞臺;從科技創新前沿,到重點項目第一線,從新業態的發展,到城鄉社區服務……京華大地上到處活躍着青春建功的身影,留下了青年人才不懈奮鬥的足跡。比如,人形機器人“天工1.2MAX”的研發團隊年齡爲32歲左右,多數爲年輕的“90後”。事實表明,近年來首都功能持續提升,城市轉型深入推進,新質生產力積厚成勢,廣大青年人才功不可沒。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青年人才是事業興旺的“源頭活水”。今天的北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以青年人才集聚高地作支撐。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強調,築牢首都人才競爭優勢,實施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支持專項,升級國際博士後引進計劃,推動各類政策和項目向青年傾斜,這爲進一步加強青年人才工作指明瞭方向路徑。

打造青年人才集聚高地,各地各部門應當堅持系統思維,以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爲契機,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爲牽引,積極主動作爲,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青年人才工作。積極探索優化青年人才發展生態新路徑、新模式,進一步健全人才評價體系,完善人才支撐保障措施,用心用情用力爲青年人才提供住房、醫療、子女就學等方面的便利服務,解決青年人才急難愁盼問題,激發他們的幹事創業動力。在創造成功經驗和實踐範例的基礎上,推動形成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全面推進青年人才集聚高地建設。

打造青年人才集聚高地,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齊心協力、同向發力,攜手促進青年人才發展生態持續優化升級。用人單位應當堅持以人爲本,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不斷完善青年人才使用、管理、保護機制,以薪酬待遇、職業發展空間、良好的工作環境等,展現尊才愛才誠意,讓青年人才不僅留得住,而且幹得好,真切感到有奔頭、有幹勁、有希望。人才與事業“雙向奔赴”,就能匯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不僅賦能用人單位高質量發展,也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提供更爲堅實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