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寒武紀是成長股預期落地的典型
8月27日,寒武紀盤中創下1464.98元/股的歷史新高,一度取代貴州茅臺短暫登頂A股"股王"。寒武紀股價屢創新高的"底氣"來自業績的扭虧爲盈。寒武紀2024年年報以前的業績長期虧損,2025年一季報開始扭虧爲盈,中報更是延續了業績爆發的態勢。寒武紀的業績表現意味着高科技虧損公司從研發期進入到業績增長期,是成長股預期落地的典型。
寒武紀的股價長期高位運行,究其原因,是投資者對其未來高速成長給出了較高的市場預期。2024年之前,寒武紀較高的研發投入雖然造成了業績連續虧損,但也爲公司未來業績提供了增長的可能。2025年正是公司業績的轉折點,寒武紀業績開始扭虧爲盈,市場對轉折點的到來也給出了極大的肯定,公司股價最高觸碰到1400元上方,較不久前成爲千元股之後又上漲了40%。
從寒武紀2025年中期報告可以發現,公司的利潤來源主要爲主營業務收入,而且扣非後的淨利潤與歸屬淨利潤相差不太多,即公司利潤並非因非經常性損益所致。此外,寒武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基本等同於扣非後的淨利潤,這意味着寒武紀的中期業績非常健康,投資者有理由預期其未來的業績還會繼續增長。
顯然,寒武紀已經成功實現了預期落地,投資者預期中的寒武紀從高科技概念轉化爲高科技藍籌股正在走向現實。這種預期的落地是很多高科技上市公司不斷追求的方向,管理層鼓勵未盈利公司上市,本質上也是在期待預期落地時刻的到來。可以說,寒武紀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了一個好頭。
但是寒武紀本身還有兩個問題值得投資者關注。一是公司的市淨率依然處於較高水平,目前約爲84倍,即便考慮到科技類上市公司的估值溢價,相比普通上市公司而言依然較高。對於寒武紀而言,後續能否持續通過提升淨利潤來提高每股淨資產值,仍是一種挑戰。
二是寒武紀後續的分紅預期能否落地。對於成長股而言,在業績實現扭虧爲盈之後,市場會存在新的分紅預期,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關係到寒武紀後續的市場估值。而寒武紀後續業績水平能否保持超預期增長,並且滿足市場的分紅預期,仍是未知數。
對於科技類成長股,投資者可以多一些期待,但不能忽視相關投資風險。類似寒武紀的扭虧爲盈並非每一家高科技成長股都能實現,畢竟高科技行業研發投入有風險,這也是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公司風險較主板公司更大的一個原因。
投資者買入並持有未盈利高科技公司,其實是一種風險投資。近期在二級市場上,創新藥等板塊估值持續走高,其中不乏一些尚未盈利的成長股,但它們並不一定都能和寒武紀一樣實現市場預期的落地。
北京商報評論員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