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京東美團的下一個外部戰場
當外界普遍認爲互聯網大廠的競爭焦點仍停留在外賣、電商等傳統領域時,京東和美團卻悄然將“戰火”燒到了具身智能這一前沿賽道!2025年7月21日,京東一日之內領投千尋智能、衆擎機器人、逐際動力三傢俱身智能企業,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這一動作並非孤立事件,而是互聯網大廠在具身智能領域激烈競爭的縮影。
美團此前已投資自變量機器人、星海圖、銀河通用等企業,阿里、騰訊、百度等大廠也紛紛佈局。
具身智能,這個曾經略顯陌生的詞彙,正成爲互聯網巨頭們爭奪的新高地。但在這場競爭中,京東和美團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京東強調垂直整合,美團則傾向於廣撒網。
這背後,隱藏着怎樣的商業邏輯?誰又將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上風?
京東垂直整合:構建具身智能生態閉環
京東在具身智能領域的佈局,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垂直整合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在於,通過內部技術創新和外部投資相結合的方式,構建一個從“AI大腦”到“機器人本體”再到“場景落地”的完整生態閉環。
從內部技術創新來看,京東成立了具身智能專項部門,由前商湯科技副總裁沈徽掌舵,明確了加碼該領域的決心。
同時,京東還推出了關鍵整合平臺“JoyInside”,旨在輸出京東在客服、數字人、導購等場景積累的智能交互能力。這一平臺目前已接入包括MagicDog Pro四足機器人和衆擎PM01在內的多款產品,成爲京東具身智能整體佈局的“智能大腦”供應商。
通過JoyInside平臺,京東能夠將自身的技術優勢與合作伙伴的硬件能力相結合,形成“技術輸出-產品銷售-數據反饋”的良性生態循環。
正如一位機器人行業研究員所言:“京東通過JoyInside平臺接入多款機器人產品,正逐步形成這一良性生態循環。”
這一模式的市場潛力已得到初步印證,今年618期間,京東平臺上具身智能機器人品類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7倍,爆發式增長的數據有力佐證了其系統性佈局的初步成效。
在外部投資方面,京東領投的三傢俱身智能企業,精準覆蓋了從AI大腦、機器人本體到場景落地的全鏈條。
千尋智能聚焦“AI大腦”,其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能指揮機器人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歸位等辦公室任務,爲京東機器人生態提供了強大的算法支撐;
衆擎機器人補強“本體”環節,其融合傳統運控與強化學習技術的產品線,能夠針對不同場景需求提供最優硬件載體;
逐際動力則承擔“場景落地”重任,其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已完成量產準備,將在巡檢、安防、配送等場景開展規模化探索。
這三家企業的協同合作,如同緊密咬合的齒輪,共同推動着京東具身智能生態的運轉。
京東垂直整合戰略的背後,是其深厚的供應鏈基因和消費電子優勢。京東依託二十餘年積累的3C渠道優勢,目標不僅是銷售機器人,更旨在通過“JoyInside認證”體系打造“買機器人上京東”的用戶心智,構建硬件生態閉環。這種戰略定位,使得京東在具身智能領域的佈局更具系統性和長期性。
美團廣撒網:構建技術容錯空間
與京東的垂直整合戰略不同,美團在具身智能領域採取了廣撒網的投資策略。
2024年以來,美團已在具身智能領域出手8次,近期又將自變量機器人、妙動科技、銀河通用、它石智航等企業納入版圖。
從這些投資來看,美團的邏輯清晰指向“具身大腦 + 本體”的全矩陣覆蓋,不押注單一技術路線,而是通過廣泛佈局構建技術容錯空間。
美團廣撒網策略的根源,在於其龐大的本地生活服務網絡。美團擁有700萬騎手與360萬商戶構成的豐富場景,這使得具身智能成爲其降本提效的關鍵工具。通過投資多傢俱身智能企業,美團能夠接觸到不同的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從而在衆多選項中找到最適合自身業務場景的技術。
例如,美團買藥與銀河通用聯合打造的人形機器人智慧藥房解決方案,正是美團將具身智能應用於實際業務場景的一次成功嘗試。
美團的廣撒網策略還體現在其對機器人賽道的廣泛佈局上。
除了具身智能領域,美團還在物流自動化機器人、商用清潔機器人、室內配送機器人、腔鏡手術機器人等多個方向進行了投資。這種全方位的佈局,使得美團能夠在機器人技術發展的不同階段,找到最適合自身需求的應用場景。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美團在機器人的投資佈局上,投得足夠早,看得也足夠廣,在很早之前有服務機器人火熱時,美團就基本上把市面上能掃的項目全掃了,能投的也都基本投了個遍。”
美團廣撒網策略的優勢在於,它能夠降低技術押注的風險,增加找到最優解決方案的可能性。
廣撒網意味着資源分散,美團需要在衆多被投企業中篩選出真正有潛力的項目,並與其建立深度合作,這對其資源整合能力和戰略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京東美團“垂直VS廣撒網”誰能笑傲藍海?
在具身智能這一新興領域,京東的垂直整合與美團的廣撒網策略,並非簡單的“非此即彼”,而是暗藏競爭與共生的深層邏輯。未來的勝負手,不在於單一模式的極致化,而在於誰能率先實現場景落地與生態構建的“雙輪驅動”。
場景落地是垂直整合的“精準打擊”與廣撒網的“資源博弈”,具身智能的價值,最終要落在具體業務場景中檢驗。
京東的垂直整合戰略,在此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憑藉深厚的供應鏈基因和消費電子領域的積累,京東天然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倉儲物流爲例,智能搬運、分揀等機器人需求巨大,京東可通過與被投企業的深度合作,推動技術快速落地,形成從技術到產品的商業閉環。
這種“精準打擊”模式,讓京東在場景落地中佔據先機,確保投資能轉化爲實際業務價值。
相比之下,美團的廣撒網策略在場景落地中面臨更多挑戰。美團的本地生活服務場景雖豐富,但需將不同技術路線的具身智能企業與自身業務匹配,找到最佳應用方案。這一過程考驗美團的資源整合能力與戰略眼光——既要篩選出有潛力的技術路線,又要確保其與自身業務無縫銜接。廣撒網的“資源博弈”雖能覆蓋更廣的技術領域,但也增加了場景落地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
生態構建,垂直整合的“閉環優勢”與廣撒網的“開放生態”。
生態構建是具身智能競爭的另一關鍵,京東的垂直整合戰略,更易形成緊密的生態閉環。通過JoyInside平臺,京東將自身技術優勢與合作伙伴的硬件能力結合,構建起技術輸出、產品銷售、數據反饋的良性循環。這種閉環生態不僅增強了京東在具身智能領域的競爭力,還吸引了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形成“滾雪球”效應。垂直整合的“閉環優勢”,讓京東在生態構建中佔據主動。
美團的廣撒網策略,則需構建一個更開放的生態系統。美團需與被投企業、行業夥伴廣泛合作,共同推動技術發展與應用。開放生態雖能匯聚更多創新力量,但也對美團的生態運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既要協調各方利益,又要確保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發展。廣撒網的“開放生態”,雖面臨更大挑戰,但也爲美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具身智能領域的競爭,並非垂直整合與廣撒網的零和博弈,而是可以相互借鑑、融合共生。京東可在垂直整合基礎上,適當拓展投資範圍,引入更多技術路線與創新力量,增強生態的開放性與包容性;美團則可在廣撒網的同時,加強與被投企業的深度合作,推動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落地,提升投資的精準度與轉化率。
結語
正如“藍海戰略”理論所強調的,企業應避開激烈競爭的“紅海”,進入尚未開發的“藍海”市場。具身智能領域,正是這樣一片充滿潛力的“藍海”。
京東與美團作爲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企業,其在這片“藍海”中的探索與競爭,不僅將決定自身的未來走向,也將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在這場垂直整合與廣撒網的較量中,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創新與突破。
無論是京東的“精準閉環”,還是美團的“開放生態”,最終都將推動具身智能技術走向成熟,爲人類社會帶來更多便利與價值。
畢竟,在科技變革的浪潮中,唯有融合共生,方能決勝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