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銀髮人居”新概念:如何從“養老”走向“享老”?
“銀髮人居不僅僅是房子這樣一個空間載體,還有衍生出大量的養老服務,因此銀髮人居這個概念的三個要素是羣體、居住和服務。”4月24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其光在“2025中國銀髮人居發展大會”上表示。據瞭解,本次大會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聚焦銀髮經濟下老年人居住的核心議題,在社會關注“養老”的基礎上,着重滿足銀髮人羣 “享老”“樂老” 等多元化需求,凝聚行業力量探索銀髮人居高質量發展路徑。
銀髮經濟剛剛起步,卻已呈現了巨大的發展潛力。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031萬人,佔全國人口的22%,人口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上海是全國較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四成。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多地將養老服務列爲2025年省級民生實事。
銀髮經濟一頭連着民生,一頭連着產業。銀髮經濟不僅包括傳統的“衣食住行用”等實物消費,還包括醫療保健、護理康復、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
著名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表示,銀髮經濟不僅僅是福利體系、社會主義現代化體系建設的核心部分,也是改變結構性問題、解決當前週期性問題的着眼點,它能夠通過機制體制的設計,實現自我循環和發展。因此,需要用更寬的視野和戰略理念來定位銀髮經濟上的戰略舉措。
“今後不僅僅是銀髮經濟,很可能是一個整體的經濟的銀髮化。”復旦大學老齡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提出,銀髮經濟是經濟發展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復旦老齡研究院去年對銀髮經濟的規模做了預測,在人均消費中等增長速度的背景下,2035年銀髮經濟規模是19.1萬億,佔GDP 6%,去年公佈7萬億,佔GDP的6%,2050年49.5萬億,佔GDP的12.5%。銀髮經濟是國內最確定最穩定的大產業,未來,銀髮健康服務業、銀髮居家服務業、銀髮適老環境業、銀髮製造業、銀髮精神文化業、銀髮金融業將是銀髮經濟的六大重點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大會提出“銀髮人居”概念,並由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康養分會會長周忻發佈《2025中國銀髮人居發展報告》。報告細節分析了銀髮經濟與養老事業的關係。提出隨着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銀髮經濟規模即將突破10萬億元大關。其中銀髮地產作爲銀髮經濟的核心支柱產業,從養老地產的單一養老功能,向滿足銀髮人羣居住生活的多元需求轉變。銀髮人居則是在銀髮地產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
報告明確了銀髮人居的定義:銀髮人居以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爲導向,通過空間設計、服務配套和社會治理,打造適合老年人“住得安心、活得舒心、融得進去”的居住生態。他將以居住場景帶動“衣食住行用、康養文旅服”十大產業的協同發展。其願景是“讓老年人住得更好”,幫助銀髮人羣實現“老有所居、老有所享、老有所養、老有所爲、老有所樂”。報告深入剖析了銀髮人居八大場景,並分別針對銀髮友好社區、可持續照料的CCRC社區、銀髮綜合體、銀髮公寓、市場型養老院、銀髮商業、銀髮經濟產業園、銀髮旅居各場景,細緻分析了其各自發展狀況並提出相應建議。銀髮人居全方位覆蓋老年人居住生活需求,爲銀髮經濟發展勾勒出清晰的實踐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