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再青春!看當代老人如何玩轉“夕陽紅” | 銀髮浪潮下的“享老”答卷系列報道(十二)

舞臺上、鏡頭裡、壯麗山河間,銀髮族們神采飛揚……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正在煥發出新的青春氣息,他們用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重新定義“金色年華”,展現新時代老齡羣體的精彩人生與無限可能。今天播出《銀髮浪潮下的“享老”答卷》第十二集《銀髮族再青春!看當代老人如何玩轉“夕陽紅”》。

“好,五六七,走!”7月27日清晨,63歲的馬燕和她的“西美萬科舞蹈隊”開始了訓練。伴隨着動感的音樂,二十餘名老人正在完成踏步、轉體、伸展等動作,動作整齊劃一,絲毫不輸年輕人。

“一開始我還不好意思,覺得這是年輕人玩的。後來跳着跳着,整個人都精神了!”八年前,68歲的隊員李霞被診斷出帕金森綜合徵,在堅持老年健美操後,她不僅病情改善,還結識了一羣志同道合的夥伴。“以前手抖,通過跳了一段時間健美操,現在身體可棒了。”

2021年“西美萬科舞蹈隊”榮獲河南省全民健身系列活動二等獎,之後也多次獲得省市多個獎項。“通過了鍛鍊收穫了健康”“特別有成就感。”在城市的公園、社區的廣場,甚至在專業的健身房裡,這羣平均年齡60多歲的“舞者”正用活力的步伐和自信的笑容打破人們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他們以健美操爲媒介,重新定義晚年生活,讓“青春再燃。”

近年來,類似“西美萬科舞蹈隊”這樣的老年健身羣體正快速擴大。多地老年大學開設健美操課程,名額常被“秒光”。

鄭州市健身操舞動運協會會長閔文紅:“統計數據來看,目前經常參加我們組織活動的廣場舞、健美操團隊有300多支,融入了爵士舞、現代舞的元素,開通抖音、拍短視頻,感覺跳廣場舞已經跳成網紅了。吸引、引領、帶動更多的銀髮老年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來助推我們鄭州市的全民健康事業能走向更高的平臺!”

越來越多的老人正用自信與活力打破年齡界限,有的踩着動感節拍跳健美操時,還有的則化身“時尚健身達人”。在網絡上的短視頻平臺上,他們甚至還成爲短劇裡的“新晉頂流”。“來,準備,3、2、1走”隨着導演的口令,57歲的蔡文軍迅速進入狀態,對着鏡頭自然地表演起來。今天他要到大志影視基地拍一部現代都市題材的短劇,飾演一位“深情父親”,要和年輕演員對戲。

“是我自願的行不行,是我樂意的行不行”(臺詞),談及這個角色,蔡軍文笑着說:“沒有,從來沒想過自己會來演戲,進來以後反而覺得生活多次多彩,自己還有價值,很高興的一件事。”

在短劇拍攝中,蔡文軍爲了把角色演好,提前就開始熟悉劇本和背臺詞,“拿到劇本的時候腦子裡就開始想,我怎麼去做,這個臺詞用什麼樣的狀態去表達,如何去打磨推敲,先設定。”

河南謙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片人劉一表示,老年演員的加入讓劇情更接地氣。“非常真實的狀態,真正的老者他們的眼神戲包括一些舉止形態,說話的腔調、語速都跟中年人、年輕人去刻意裝老是不一樣的。”

老年演員通過短劇獲得額外收入,有的甚至成爲“銀髮網紅”,接廣告、帶貨。他們表示,拍短劇最大的收穫不是錢,而是“被看見”的成就感。

據統計,2024年國內短劇市場中,50歲以上的演員佔比增長超過200%,不少老年演員甚至成爲短劇的“黃金配角”或“流量擔當”。在鏡頭前,這些銀髮創作者展示的不僅是才藝,更是一種生命態度。在這裡他們正以新的方式參與創造,他們用鏡頭顛覆着社會對老年生活的刻板想象,開闢出一方屬於自己的舞臺。“站在發展的角度會成就不少人。”

當銀髮演員在鏡頭前重新找到人生價值,用鏡頭架起溝通橋樑時,另一羣老年人則選擇背起行囊用腳步丈量祖國山河,開啓“慢遊中國”的旅居新生活。

65歲的王軍從新疆回來,給記者展示拍攝的照片“你看,這是新疆喀納斯,你看多漂亮!像調色盤一樣!真令人感嘆啊”。在海南三亞的沙灘上,十幾位鄭州的老人正在當地專業教練指導下體驗浮潛,“起初下水時,心裡有些忐忑的,看到成羣魚羣在身邊遊動,海底世界的奇妙……”這些曾經難以想象的畫面,如今正在各地真實上演。老年旅遊熱的背後,是大家養老觀念的深刻變革“現在條件好了,我們要好好享受生活。”退休職工張淑芬告訴記者,她和老伴每年都會選擇兩三個地方長住“既養生又開心。”

爲適應老年旅遊市場快速發展的趨勢,鄭州市及河南省旅遊部門近期推出了一系列適老化旅遊服務舉措。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推出的“中原鐵道·大河之南號”特色旅遊列車,在原有普速列車基礎上進行了酒店式包間、無障礙設施、適老化餐飲、隨車醫療團隊等深度適老化改造,受到了老年人的歡迎。

“一邊喝着茶、一邊唱着歌、看着美景,跟老姐妹們在一塊兒心情美的很。”“以前總覺得年紀大了出門麻煩,現在有了這樣的火車,我們也能像年輕人一樣去看世界,而且看得更從容、更有味道,太好了。”

爲加大“適老化”旅遊服務,國內旅遊企業紛紛推出針對銀髮族的定製化專線產品。衆信旅遊開發老年人專屬產品線,推出“爸媽放心遊”系列產品,設計節奏舒緩、勞逸結合、主題鮮明的線路,還配備了專業老年領隊、健康顧問。河南衆信優遊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大客戶經理李蕾:“特別安排了午休的時間,景點間車程不超過2小時,開團兩週就報滿了。”

炎炎夏日,抵擋不住老人們對“詩和遠方”的嚮往——充滿詩意的海濱漁村,青山環繞的鄉村田園,風情濃郁的文化古鎮,都出現了很多旅居老人的身影。

爲滿足老年羣體的文旅需求,鄭州多家旅行社推出重點開發“文化養生遊”、推出“豫見老家”全國銀髮遊客招徠計劃,吸引外省老年羣體入豫旅遊,打造中部地區銀髮旅遊品牌地。李蕾:“打造這種差異化、高舒適度、強情感鏈接的銀髮旅遊產品,吸引了外省老年羣體來到河南旅遊,從而帶動河南銀髮經濟。”

鄭州市近年來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大力支持老年旅遊產業發展。2021年出臺《鄭州市關於促進老年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2024年又出臺了《關於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方案》,明確提出培育銀髮康養旅遊業態,開發旅居養老服務項目。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構建起“政策-設施-服務”三位一體的支撐體系,把少林寺、龍門石窟等歷史文化資源,雲臺山、老君山等自然景觀,還有溫泉、中醫藥等康養資源充分發揮,打造全國知名的銀髮旅遊目的地,以銀髮經濟爲支點,撬動區域發展的無限可能。”

記者:郭濤、李奕含、邵娜娜、陰卓慧、劉博、郭應巍

編輯:毛佳楠、譚夢璐、張曙君、王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