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如何識別和處置涉企“網絡黑嘴”?
《科創板日報》7月6日訊(記者 張洋洋)本週,國家網信辦通報了“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最新進展,公開曝光了一批惡意詆譭企業、擾亂網絡輿論秩序的典型案例。
涉企網絡“黑嘴”問題引發輿論關注,各互聯網平臺也都在不斷推進機制化治理。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抖音方面瞭解到,抖音已在近日啓動了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
▍典型手法曝光 “黑嘴”不是差評
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抖音治理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黑嘴”不是簡單的負面評論或主觀差評,而是以謀取流量或經濟利益爲目的、捏造或歪曲信息、對企業或企業家進行蓄意攻擊的行爲。
近期典型案例是柴懟懟與胖東來事件。抖音博主柴懟懟質疑胖東來玉石銷售暴利,引發雙方糾紛,這一事件最後被證明是柴懟懟無事實依據蓄意抹黑胖東來藉機吸粉引流帶貨。
抖音治理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網絡黑嘴”典型形式包括主觀臆斷商業數據,如某視頻創作者將某車企門店擴張行爲解讀爲“瘋狂燒錢、公司瀕臨倒閉”,但並未提供可靠財報或第三方佐證。
再比如惡意炒作,集納負面信息唱衰企業或行業,歪曲解讀涉企公開信息,翻炒舊聞、蹭熱點惡意營銷。
此外,還有虛假不實評測惡意營銷,通過編造、歪曲信息或採用不正當手段進行產品評測,拉踩其他品牌並藉此開展營銷活動,以達到誤導消費者、獲取不當利益等目的。
“最惡劣的是針對企業家本人進行P圖辱罵、人身攻擊等,如將民族企業家P成外國人、黑白照、惡搞跳舞視頻等。還有組織網絡水軍、黑公關發佈負面信息攻擊企業或企業家。”上述負責人表示,“這些內容往往真假難辨,傳播方式隱蔽,一旦形成熱度,極易影響消費者認知和品牌聲譽。”
▍支持舉證 維權證據鏈留存
不久前,抖音集團副總裁李亮在社交媒體平臺公開了一家黑公關公司的造謠行爲,李亮發帖詳細闡述了這類組織的造謠細節,揭開了涉企“網絡黑嘴”隱蔽鏈條上的一角。
前述負責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從平臺監測角度來看,判定“黑嘴水軍”主要有兩個維度:一是賬號維度,若某個賬號持續發佈同質化、帶有貶損性且缺乏依據的內容,則可能屬於“黑嘴”賬號;二是視頻維度,若短期內某一事件出現投稿量激增,且內容高度一致,則可能存在“水軍”行爲,平臺會綜合賬號特徵和投稿行爲模式進行判綜合研判。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護企業和個人權益的同時,平臺也需要平衡戶自由表達的正當性邊界。
抖音治理團隊相關負責人認爲,網絡“黑嘴”與正常批評監督的核心區別在於:動機是否牟利、內容是否造假、言論是否惡意。
“舉例來說,一位用戶說‘這家奶茶不好喝’,我們一般不會受理。但如果出現惡意虛構信息、炒舊聞蹭熱點,甚至發佈批量水軍內容,那就屬於平臺要干預的範疇。”該負責人說,對於確實存在爭議、雙方各執一詞的事件,平臺也會通過“雙方舉證”的方式,綜合企業和創作者雙方的視角,給出綜合判定結果;同時也建議雙方可以通過“線下訴訟”、“保存證據鏈”等方式將判定交給權威鑑定機構或者公檢法等司法機構。
目前,針對涉企“黑嘴”行爲,抖音也已出臺了相應的維權舉報指引,涵蓋損害企業商譽(惡意詆譭、敲詐勒索、惡意炒作)、曝光肖像(醜化污損、營銷侵權)、冒充身份、假冒商標等。
面對維權難、重複侵權多發等痛點,抖音近期對平臺的侵權舉報服務也進行了升級,在肖像權、隱私權侵權情形下,支持用戶授權開通“阻止相同侵權內容傳播”功能,以降低用戶重複發起侵權舉報的成本。
不過,因技術的限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種惡意手段,抖音治理團隊相關負責人透露,當前該功能仍在探索階段,優先覆蓋肖像權、隱私權相關的治理場景,近期還將不斷擴大覆蓋個人名譽權、企業商譽保護等更多場景。
▍設“冷靜期”、限流控熱
不過,目前對於涉企“網絡黑嘴”處置,平臺最大的問題還在於,一些爭議性較強的事件,因雙方舉證維權需要時間,時長被拉長,會出現爭議期間內容還在傳播的情況,導致損害仍在持續甚至加重。
對此,前述抖音治理團隊相關負責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針對爭議熱點事件信息傳播、熱點當事人賬號及熱點事件中出現的違規賬號和內容,抖音也已作出部分重點措施。
針對社區熱點信息建立識別、研判、分類,以及標記和追蹤機制,抖音將事件新聞要素不齊全、信息來源標註不完善、無權威信源報道等熱點內容納入“存疑”熱點持續追蹤,將存在傳播偏激對立情緒、侵犯當事人權利、可能誘發“網暴”“開盒”等事件信息納入“爭議”熱點研判處置。
針對事實尚未完整披露卻過度發酵、引起廣泛傳播和爭議的事件信息,抖音會依據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予以重點處置。
對熱點當事人賬號的權益保護和行爲約束。爲打擊仿冒熱點當事人行爲、保護當事人權益,以熱點事件當事人或其親友身份發佈內容的賬號,需在一定時間內提供證明材料。身份明確者,賬號將在顯著位置予以標識。抖音提供“一鍵防網暴”功能,還將持續完善防網暴工具,嚴厲處置針對當事人的“人肉”“網暴”。
爲避免因爭議行爲獲取流量後與商業利益捆綁,引發更大爭議討論或違規營利,在流量激增期對存在不當行爲或爭議的事件當事人啓動適度降熱和“冷靜”機制,抖音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暫停關注、限制流量或限制投稿/直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