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網絡“黑嘴”徹底啞火

原標題:讓網絡“黑嘴”徹底啞火

近日,中央網信辦啓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重點整治惡意抹黑詆譭攻擊企業、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惡意營銷炒作、泄密侵權等四類突出問題,以“靶向治療”爲企業發展撐腰。

網絡“黑嘴”瞄準的大多是民營企業,尤其是關注度較高的明星企業和明星企業家。除了發佈虛假測評貶損產品質量、操縱“水軍”散播涉企謠言、打着“輿論監督”的名義行敲詐之實等傳統套路,隨着新技術的發展,涉企網絡“黑嘴”不斷衍生新花樣,例如利用AI僞造企業家音視頻,抹黑企業家形象,藉助大數據定點投送企業不實信息,干擾企業正常合作。一些企業苦網絡“黑嘴”久矣。

一家企業的聲譽,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積累,但一條虛假信息的傳播,卻可能讓其毀於一旦。企業如果置之不理,則謠言愈演愈烈;若是對簿公堂,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搜集證據,落入“自證陷阱”。有時即使澄清真相,潛在的負面影響也難以徹底消除。這種“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失衡局面,讓不少企業被迫妥協,而“黑嘴”卻越發猖獗,形成惡性循環,擾亂市場秩序,破壞營商環境,影響經濟活力。

公平透明的網絡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剛需。從印發《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範》,到連續多年開展“清朗”行動整治造謠抹黑企業和企業家等亂象,再到封禁網絡水軍賬號、定期發佈典型案例……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網絡“黑嘴”傷企亂象的整治力度,一系列舉措精準打擊了網絡“黑嘴”的囂張氣焰。近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互聯網等傳播渠道,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惡意侵害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格權益”,爲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構建了法治保障體系。

打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並非將善意的批評和建設性的意見拒之門外。企業的經營發展離不開社會大衆的監督,但應當以事實爲依託,該揭露的問題絕不遮掩、該處理的事項迅速推進、該闢謠的信息及時澄清、該力挺的企業堅決支持。既倒逼企業守法合規、盡責擔當,又保障企業免受網絡“黑嘴”無端中傷,心無旁騖地投入生產經營,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張雙雙)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