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解難題

本報記者 姜 峰

“政協委員和法官一次性解決了我們的問題。”前不久,一家中小企業代理人黃某在重慶市北碚區順利完成調解後說。得益於北碚區政協、區法院協同打造的“政協+法院”調解新機制,這起800多萬元的合同糾紛案,最終達成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

“如今,全社會法治意識逐步增強,但解紛資源在基層較爲分散,導致聯動化解信息對接難、矛盾糾紛化解難。”北碚區政協主席董倫說。爲此,北碚區政協和北碚區法院聯動探索將政協力量注入法院多元解紛體系,將法治保障與民主協商、社會協同相結合,2023年7月以來推出“政協+法院”調解新機制,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北碚區政協共有委員269名,按照屬地原則,將119名委員與17個鎮街、3個園區建立包片對接關係,原則上參與屬地案件調解,鼓勵委員主動協調當地解紛力量共同參與調解。發揮委員行業優勢,根據委員界別,將150名委員按照專業背景分爲12類,與總商會、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12個專業、行業調解組織進行對接,配合人民調解員共同調解。

“我們明確了17名具有豐富審判經驗的資深法官,與全區17個鎮街構成一對一包片指導關係,以具有政協委員身份的統戰委員和政法委員爲紐帶,推動形成‘一鎮街一法官兩委員’全覆蓋的聯動化解網絡,將尚未進入法院的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北碚區法院院長陳久紅說。當地定期組織政協委員、調解員來院參加業務培訓,培訓內容涵蓋法律法規解讀、調解技巧傳授、典型案例分析等。建立線上學習交流羣,爲政協委員、調解員提供在線答疑服務。

近日,一起委派至澄江鎮審前調解的遺產糾紛案,北碚區法院通過區政協安排熟悉當地情況的區政協委員、澄江鎮統戰委員常正波參與調解。“該案中,一對老夫妻去世後遺留有一套農村房屋及附屬建築,其子女四人作爲繼承人、孫女作爲代位繼承人、外孫作爲轉繼承人均要求參與分割。”常正波說,案件涉及三代人,法律關係複雜、遺產範圍爭議大,如果以訴訟形式解決本案可能導致當事人關係更加緊張。

常正波和跟案法官就該繼承房屋的歷史背景、權屬變更經過以及相關法律規定向當事人進行詳細說明,最終促成各繼承人放棄爭執達成調解協議。成功調解後,北碚區法院還在現場召開“以案示調”調解培訓會。“將個案調解、業務培訓、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同步融入,由跟案法官現場指導培訓,在推動社會治理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目標上聯動。”北碚區法院立案庭庭長劉進說。

“每一次調解都是生動的示範課,不僅學到了更多調解技巧,更增加了我們的調解信心。”常正波說,“法院有針對性地分析解決矛盾糾紛源頭化解中存在的短板,推動各方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截至今年6月底,北碚區已建立涵蓋269名政協委員的調解名單庫,參與案件調解的委員達250餘人次,調解成功932件。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0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