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論勢/PCB、記憶體、CCL 聚光

盤勢分析

臺灣7月外銷訂單金額達576.4億美元,年增15.2%,連續六個月正成長。在AI需求及資本投資推升之下,上半年經濟呈現高檔表現,第2季GDP年增率達8.01%,主計總處樂觀上修臺灣2025全年實質GDP年增率至4.45%,較5月預測值提高1.35個百分點。

受惠AI、高效能運算(HPC)及雲端應用需求強勁推動,臺灣前七月外銷訂單總額高達3,782.1億美元,年增率16.4%,增幅顯著超越經濟部原預估的7.9%至11.9%區間。其中,電子產品年增率達24.8%,資訊通信產品成長15.5%,凸顯資訊電子產業動能強勁。

展望下半年,AI應用需求持續成長,預期將爲出口及國內AI相關廠商提供穩固支撐,增添臺灣經濟成長動能,全年GDP預期仍然將保持穩健。

7月外銷訂單動向指數顯示,整體家數及接單金額指數分別爲40.6%與48.1%,皆低於50%的分水嶺,反映廠商對8月展望較爲審慎。

投資建議

短期來看,隨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陸續宣告未來推理式AI算力有增無減,多數業者也積極佈局客製化AI ASIC晶片,臺灣AI半導體產業未來成長性仍可期。其中AI晶片、AI設計服務和伺服器組裝廠,以及AI伺服器所需的散熱模組、高階PCB板和銅箔基板(CCL)原料供應商,仍將受惠CSP算力需求增長,形成利多局面。

AI生成技術日趨成熟,對應未來AI邊緣裝置市場成長性爆發力強。除了高階AI筆電滲透率持續提高之外,AI智慧眼鏡正成爲穿戴式裝置市場的新焦點。

AI智慧眼鏡提供影像辨識、語音助理與即時翻譯等多元功能,其中,低功耗AI智慧眼鏡晶片將是性能關鍵,臺灣IC設計業者憑藉過往消費晶片設計經驗,可望在該領域勝出。

再者,臺灣記憶體廠主推的CUBE技術,主打低功耗、高頻寬、快速反應的記憶體架構,將明顯受惠;AI眼鏡所需的Micro OLED技術和HDI/SLP、軟板及軟硬結合板等PCB的需求,皆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