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股捲土重來火勢看旺 三年最強記憶體景氣復甦

記憶體在AI助力之下,迎三年最強復甦,美光、SanDisk、三星陸續調漲DRAM與NAND報價,南亞科、華邦電、威剛、羣聯積極搶攻商機。

文/周佳蓉 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盤面上除了軍工、AI族羣爲主流,記憶體族羣在低迷許久後,終於迎向近三年來最大復甦。第三季由SanDisk率先啓動新一輪快閃記憶體(NAND)價格上調,將所有通路及消費性產品上漲一○%。雖然NAND市場近幾年面臨消費疲軟、客戶採購減緩和高庫存問題,許多伺服器OEM/CSP廠在上半年已清理庫存。隨着輝達下半年推出Blackwell晶片提升出貨量,加上HDD持續短缺,企業級SSD需求迅速上升。

三星最後跟漲記憶體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公佈上季財報後,罕見暫停一週DRAM與NAND報價,成爲股價強勁推升的關鍵。恢復報價後,DRAM與NAND均全面調漲,DDR4、DDR5、LPDDR4、LPDDR5調漲二○%以上,車用及部分工業級產品漲幅甚至高於七成。目前資料中心已佔美光整體營收一半以上,預期二○二六年營收比例將持續上升,當中不能忽視HBM(高頻寬記憶體)業務的驅動。隨着OpenAI、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持續增加AI基礎建設投資,對高頻寬記憶體需求有增無減。美光三月表示,已達成全球首家HBM3E及SOCAMM量產能力,也與客戶洽談進階版HBM4合約,針對二六年的HBM產能幾乎已被預訂一空。

三星隨後通知客戶,第四季DRAM的LPDDR4X、LPDDR5/5X合約價將調漲十五至三○%,NAND(eMMC/UFS)價格也將調漲五至十%。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在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出訪韓國後,宣佈簽訂協議,將成爲「星際之門」的主要記憶體供應商。

傳統硬碟(HDD)市場同樣拉起警報。HDD主要由威騰(WD)佔據全球市佔四成,希捷(Seagate)、東芝(Toshiba)位列第二、三名。九月威騰通知客戶全產品線漲價,並因應ESG與需求暴增下的海運問題,交貨週期恐再拉長。威騰宣佈未來五年將斥資一五○○億日圓投入HDD次世代技術,激勵股價在十月飆上一三七.四美元歷史新高。

集邦科技預估,第四季DRAM和NAND Flash報價可望同步攀升。一般型DRAM價格第四季漲幅將約八至十三%,若加計高頻寬記憶體(HBM),漲幅將擴大到十三至十八%。NAND方面供給缺口也在擴大,羣聯董事長潘健成分析,NAND三大原廠明年將資本支出優先投入HBM,以及另外兩家日廠因財務問題不能擴產,使全年NAND供給年增幅僅十至十五%,遠低於市場需求。隨着企業級固態硬碟(SSD)急單大量涌入,集邦科技估第四季NAND Flash各類產品合約價將全面上揚,平均漲幅約五至十%,本土法人則預估合約價將比第三季再漲十五至二○%。

HDD在過去長期是資料中心存儲設備,基於成本是最便宜選擇,近來隨着AI推論需求成長,這類應用寫入頻率相對低,雖然QLC SSD成本仍是HDD的三.三倍,但讀取速度更快又低功耗的特性日漸勝出,且成本持續下降已逐步縮小與HDD差距。隨着HDD缺口放大和漲價,部分CSP廠已規劃轉向購買QLC SSD。

兩廠受惠DDR4供給緊縮

AI應用快速發展,市場對高頻寬、大容量的DDR5和HBM需求大幅增加,記憶體廠將資源及產能轉向這些高獲利產品。上半年以來三大原廠與中國的長鑫存儲陸續宣佈DDR4逐步停產,進入EOL(End of Life)階段,臺灣記憶體制造商正積極填補DRAM供應缺口。(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73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