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白熱化 電商擴大版圖 各祭新策

本土、跨境電商紛祭新策拓版圖。圖爲網路購物示意。圖/高鈞麟

電商攻防新策略

電商競爭白熱化,momo、Yahoo、酷澎、蝦皮等本土、跨境電商紛祭新策拓版圖。Amazon積極耕耘臺灣跨境電商邁向全球,近日在美國亞馬遜總部同意下,計劃成立臺灣專館,也是亞洲繼日本後的第二個國家館。

eMarketer最新預估,2025年全球電商市場規模將達6兆美元,然臺灣第一季零售產業年增率僅0.9%,爲自2021年第三季以來最疲弱表現,凸顯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消費支出預算。截至第一季,電商銷售額佔臺灣整體零售銷售額13.7%。

momo富邦媒則佔臺灣整體零售市佔3.2%,該公司表示,儘管營運環境充滿挑戰,今年仍力拚整體交易總額(GMV)年增長。營運策略包括積極推展mo店+、RMN(momoAds)等3P業務、加速物流中心興建。momo認爲,物流中心陸續完工將帶動該公司下一階段成長。全省北中南主倉與物流中心共有19座,未來將針對不同區域擴大倉網布局,強化即時配送能力。

蝦皮購物定調今年三大策略,全新推出強化導購轉換力的「蝦皮短影音」服務、提供流量變現的「蝦皮分潤計劃」,以及「蝦皮店到店-隔日到貨」三大服務。蝦皮聯盟行銷生態圈推出至今已透過分潤計劃帶動平臺訂單轉換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蝦皮分潤計劃」所轉化至分潤賣家之訂單數年成長近150%。

自Yahoo臺灣電子商務與統一集團完成策略合資後,Yahoo購物邁入全新階段,2025年全面啓動四大成長引擎,深化跨業合作、推動綠色電商、提升營運效能、加速AI創新。尤其Yahoo臺灣電子商務將與統一集團旗下各業務已陸續展開合作拓展新商機。

酷澎則積極將韓國經驗複製到臺灣市場,尤其在物流倉儲部分,除已在臺興建三座物流中心投資逾百億元之外,也陸續租用三座大型倉儲設備。

Amazon在臺灣耕耘臺灣跨境電商銷售至全球,今年計劃成立「臺灣館專頁」,徵選臺灣消費性電子、運動、居家家居等超過100個知名品牌入駐,亞馬遜全球開店臺灣總經理謝孜希表示,成立臺灣專館是臺灣團隊歷經五年的成果,透過亞馬遜免費AI工具提供海外選品趨勢和技巧,臺灣精品也能在全球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