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商圈劃設人行道 商家:難停車影響生意
臺中市沙鹿區英才路北勢東路囗新畫設的人行道,不少店家連署反對。圖/民衆提供
臺中市沙鹿靜宜商圈傳出市府計劃比照逢甲商圈,在路肩劃設標線人行道,40多家商店說不知情,緊急發起連署聲明反對;臺中市建設局表示,工程施工前已與地方溝通說明並請里長協助廣宣,採漸進方式分階段建置標線型人行道,保障居民及學生用路安全。
商圈店家在連署書中表達反對,指逢甲商圈屬觀光景點,地域大人潮多,徒步需求高,而靜宜商圈則僅供大學生日常消費,學生多以機車代步,並無大量徒步需求,硬搬模式「削足適履」。
商圈店家顏銘詮表示,北勢東路路幅有限,劃設人行道將使通行與停車受限,貨車上下貨困難,經營將更吃力。他呼籲市府應先規畫停車場與配套措施,並透過公聽會廣徵民意,避免未經透明討論即貿然推動。店家認爲政策應符合地方需求,纔不會變成民怨來源。
靜宜大學吳姓學生指出,北勢東路路邊時有違規臨停,行人得走在車道上,畫標線人行道不會妨礙商機,反而可以維護行人安全,他認爲沒有矛盾。
國民黨副議長顏莉敏認爲,安全與便利並非二擇一,面對店家反映,市府可在人行道標線上路後,以不影響行人安全爲前提充分溝通調整。另應考量卸貨與臨停需求,施工後可與商家調整標線。無黨籍陳廷秀則建議規畫停車場,解決商圈停車困境。民進黨王立任強調標線型人行道仍有安全疑慮,需加強宣導,並與商家充分溝通。楊典忠則提醒,政策應兼顧遊客、消費者與商家利益,取得共識後再推動。
商圈交通安全與商家經營需求的拉鋸,市府建設局迴應,北勢東路單向車道僅2.5公尺,爲改善人車搶道的險象,建設局提出人行環境改善計劃,調整道路配置,保留雙向各一車道,並設內凹式停車帶兼顧購物停車與卸貨需求;路口外推增設綠色停等區,縮短行人穿越距離,降低風險。建設局強調,方案已徵詢地方意見並獲共識,分階段推動,保障學生與居民安全,完工路段也獲部分民衆網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