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商圈店家 反對綠色標線人行道

臺中市府在靜宜商圈北勢東路畫設綠色標線人行道,引發沿線店家反彈,40家店家連署反對。(民衆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臺中市政府近期比照逢甲商圈,在沙鹿區靜宜商圈畫設綠色標線型人行道,但地方業者認爲此舉壓縮既有道路空間,反而造成停車與通行困難,恐影響營業,有40餘家商圈店家8月31日發起連署表達反對。市府指出,因當地屢有違停造成行人被迫走上車道衍生事故,纔會推動人行環境改善,將安排會勘並滾動檢討。

店家連署指出,逢甲商圈是全國知名的觀光熱點,人潮衆多、徒步需求高,但靜宜商圈主要服務大學周邊生活機能,徒步逛街需求相對有限,設置人行道反而壓縮汽、機車通行與臨停空間,若未依地方實際狀況,強行套用逢甲模式,形同「削足適履」,恐加重當地營運壓力。

店家們強調,商圈已受近年整體景氣與消費型態改變衝擊,若再遭逢不合時宜的交通設計,將進一步打擊商圈生存,呼籲市府應先規畫停車場與相關配套措施,再行推動人行環境改善。

業者顏銘詮說,北勢東路店家以飲料、各式餐飲小吃爲主,學生和鄰近住戶都是騎機車代步爲主,買完東西就離開,幾乎不會停留逛街,當地道路狹窄、只有雙向單線道,且9成以上店家都有貨車裝卸貨需求,畫人行道反而不便客人臨停購物,也不利店家營運,設人行道實質效益低。

市府建設局指出,因屢次接獲民衆反映北勢東路有違規臨停、並排停車,使得路人被迫跟汽、機車爭道引發交通事故,市府爲此才爭取中央補助辦理人行環境改善。

建設局強調,畫設標線型人行道時,有考量民衆購物停車及卸貨停車使用,設置內凹式停車帶,施工前也有與地方溝通。針對地方意見,將辦理會勘並滾動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