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商圈畫人行道惹議!40多店家連署反對
臺中市政府比照逢甲商圈在沙鹿區靜宜商圈畫設綠色標線人行道。(陳廷秀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臺中市政府比照逢甲商圈在沙鹿區靜宜商圈畫設綠色標線人行道,但沿線店家認爲道路路幅有限,畫設人行道限縮道路空間,有40多家店家連署聲明反對。市府指出,因當地屢有違停造成行人被迫走到車道衍生車禍事故,纔會爭取中央經費推動人行環境改善,近期將再會勘聽取地方意見。
沙鹿靜宜商圈店家們發起連署,並提出4點聲明,他們說,市府於北勢東路「路平工程」後,畫設人行道、縮減車道及停車空間,靜宜商圈沿線店家都嚴正表達反對立場。
聲明中指出,逢甲商圈屬全國知名觀光景點,人潮龐大,徒步逛街需求高;然而靜宜商圈僅服務大學周邊生活機能,學生多以機車代步,鮮少徒步逛街。若強行比照逢甲模式,無異於「削足適履」,嚴重背離地方實際需求。
且北勢東路本就路幅有限,畫設人行道將壓縮汽機車通行與停車空間,不僅造成交通更擁塞,亦使客人無法臨停購物,貨車更難以上下貨,靜宜商圈近年已受整體景氣與消費習慣改變影響,生意逐漸下滑,若再有不合時宜的道路設計,對商圈經營造成重大沖擊。
店家們支持人本交通與安全理念,但政策應考量地域差異與地方實情。若市府執意推動,應先行規劃周邊停車場、改善公共運輸,並廣泛徵詢地方意見,而非一味比照他區模式。
靜宜商圈發起連署的店家代表之1顏銘詮說,北勢東路1條街多半是飲料、餐飲等店家,學生或附近住戶都是騎車代步,買完東西就離開,幾乎不會停留逛街。
他表示,且當地道路是雙向單一車道,約只有10公尺寬,如果再畫人行道,只會讓道路更壅擠,而周邊店家都會有貨車進出貨需求,不僅客人不便臨停,貨車上下貨更加困難,到了晚上人行道上更可能會有停滿機車,屆時亂象叢生,讓店家經營雪上加霜。
市議員陳廷秀、沙鹿區北勢里長鄭笙傑說,市府立意良好,他們也都支持人本交通,但交通設計應當因地制宜,盼市府能再會勘,評估是否重新規畫。
市府建設局表示,因屢獲民衆反映北勢東路因車輛路邊違規臨停或並排停車,造成單向行車空間僅2.5公尺,行人被迫走在車道上,衍生與車輛擦撞及車輛跨越車道行駛等妨礙交通安全情形,爲改善人車通行險象,才徵詢地方意見提案爭取中央補助經費積極辦理人行環境改善。
建設局指出,市府在靜宜商圈沿線畫設標線型人行道,考量民衆購物停車及商家卸貨停車使用,設有內凹式停車帶,標線人行道完工後仍可供民衆停車無虞。
市府也強調,施工前已與地方溝通說明並請里長協助廣宣,採漸近方式分階段建置標線型人行道,保障居民及學生用路安全。未來將滾動檢討,並傾聽地方意見,試行良好將持續優化建置行人安全通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