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驅動 生醫、農業升級有成
行政院長卓榮泰主持院會親自「盯進度」,關注「晶創臺灣方案」階段性成果,又於亞洲生技大會開幕典禮宣示,該方案將再升級,其中生醫、農業領域鎖定精準健康和智慧農業,透過晶片、AI、半導體關鍵技術,嘗試做更多元的整合,包括:上游開發試製、中游研發試量產、下游提供實證場域讓產品能充分發揮。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呂佩融說明,憑藉我國成熟製程晶片產能,已將類比IC、邏輯IC、微元件IC、感測元件等晶片,運用在基因定序、智慧醫療、農業監測、藥物殘留檢測等項目,展現晶片技術在實務應用中的潛力,帶動生醫與農業升級。
國科會指出,推動過程中已有超過30家新創及中小企業參與,並串連約20所學研機構,形成完整產學研醫農創新生態圈。未來將持續透過法規陪跑、臨牀實證及量產推動,促使晶片成果落地產業,展現臺灣晶片科技應用在百工百業的落地效益。
卓榮泰舉例,臨牀檢測方面已有癌症多重基因檢測生物晶片系統、兒童癲癇性腦病變測試晶片、早期心房顫動檢測晶片等實績;醫療器材則有可攜式腦磁之大腦活性診斷輔助晶片系統、巴金森氏症數位治療裝置、多自由度胸腔科自動導航機器人等應用項目。
卓榮泰說,臺灣擁有強大的資通訊產業,也有卓越的醫療體系、完善的健保資料庫,可透過創新面對人類健康的威脅。行政院預計8月召開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聚焦AI賦能運用、醫療資訊與健康數據、精準健康與全人類健康照護、人才與資金、落地發展與市場準入、國際鏈結與市場佈局等六大議題,期待藉由公私協力,提高國人健康福祉,並促進產業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