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戰略價值雙重影響 稀土等小金屬景氣度或持續向上

進入8月,稀土產業鏈進入傳統消費旺季,下游需求回升帶動採購增加,稀土、鎢、鈷等小金屬價格持續上漲。此外,近期“反內卷”政策引導行業有序競爭,也對能源金屬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考慮到中美談判仍具有一定不確定性,下游出口訂單仍相對較好,8月稀土價格有望繼續上漲至60萬元/噸。當前稀土等小金屬戰略價值及經濟價值共振,小金屬景氣度提升也有望繼續兌現到公司業績中。

鎵、鍺、銻、鎢、稀土等小金屬,在國家工業、科技、國防等領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2023年起,我國逐步加速對佔供給優勢的小金屬進行戰略重估,將部分用途廣泛、國內資源逐步減少的小金屬列爲戰略管控品種,限制原材料及初級加工產品出口。儘管海外也正加速稀土等產業鏈構建,但在高昂的資本開支、成本控制壓力和環保合規問題下,我國長期積累的冶煉分離領先優勢明顯,國外短時間或難以脫離對中國設備、技術的依賴,這成爲此輪小金屬價格持續上漲的起點。

過去兩年,大部分出口受限的小金屬國內價格表現較弱,而海外價格可能漲至國內的2-3倍,隨着價差不斷拉大,國內冶煉廠難以進口海外高價原材料從而帶來供給缺口,促使國內外價差收窄。

從投資角度來看,今年5月以來我國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進一步提升了戰略金屬海外供給偏緊預期,同時小金屬在新能源車、空調、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需求穩步增長,中長期小金屬的戰略地位或將持續提升,包括稀土、鈷等在內的小金屬中期景氣度或持續向上。